文| 紫无伤
目标在哪里?心在哪里?
目标在哪里,心应该在哪里?
目标应该在哪里?心在哪里了?
01
点开我的QQ头像,主页下方会有这样一张图片:
能看到的,是一个很成功的健身模特,我也不知道这是谁,不知其名,因为喜欢,就放在主页上了。
完美的肌肉,完美的比例,完美的身材,一位典范。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在我眼里,这就是我的目标,莫笑。
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我将无法完成的目标。
只有真正的去健身了,去练习了,心里才会知道,练成这样,需要多大的天赋和汗水。
而未曾接触过健身的人,可能会在心里想:我才不要练成这个样子,因为太丑。
你心里可能会有同感,但有些人却摇头苦笑。
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而你却不屑,这种不屑,换一种姿态,成了酸。
02
未曾健身以前,我也有过这种想法。
练成这么大块,有啥用?
这么难看,还得打激素吧?
都练成这样了,还怎么找对象??怪兽啊。。
甚至后来观念稍有改变跟着鑫哥进了健身房,对于墙上的那些健美海报,我心里依然存在反感。
我常指着墙上的海报对鑫哥说:“这么大块,太难看,我不要练成这样。”
鑫哥笑了:“这不是你想不想或者要不要得问题,你可以不用想,因为你永远也练不成这样,放心吧。”
后来练了几天,浑身酸痛后,我信了。
我大概永远也练不成那样。
哪怕我改变了心态。
严肃的,认真的,专注的,一心一意的,以曾经不屑的肌肉男,“傻大个”为目标的去练习。
我的进步,依然是微弱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喜欢上了健身,而且,有了微弱的进步。
开局还不错,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喜欢,我才慢慢坚持到了现在。
有好友纷纷效仿,跟我一块练习,想拥有和我一样略宽的肩膀。
但他们的进步,却没有我来的快。
目标不一样,付出的汗水,就不一样,得到的结果,自然也不会一样。
03
有一位女生,看了我主页的那张照片后,忙说:“你主页里的这张照片是什么?你可别练成这样。这太壮了,你就找不到媳妇了。”
我说,我倒想练成这样呢,可能吗?
不说永远不能,只能说,以我的天赋,是不怎么可能了,因为事无绝对。
这就像成绩平平的你,目标是清华一样。
有可能吗?仔细听听心里的声音。
不可能?还是没大有可能?还是有点希望?
或许我们大家都没那个可能,但我们每个人却都可以以清华为目标。
这个目标,不是嘴上说一说,而是真正的将此目标放在心里,去分化,分解。
为了此目标,我每天应该训练多长时间,我应该付出多少汗水,我最后应该进步多少。
长此以往,目标才会有效。
或许你最后未曾达到目标,但问心无愧,你应该离目标不会太远。
04
还记得在中考和高考前,班主任都会让我们把自己心里的目标学校写下来,然后整理成一张大布告,贴在教室的墙上,以此来警醒众同学,你离你的目标还差多远?
平心而论,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最鸡肋的设定。(鸡肋:可有可无)
当然,我现在也是这样认为的。
因为心里有目标的同学不用写,心里没目标的同学写了也是白写。
至于夹在这两样人之间的那部分人,可能会有点作用,但在我看来,作用不大。
三分热度,人皆有之。(不排除有些人可能只有两分、一分、零点几分。)
目标不是商品,明文标码,写给自己看,写给老师看,写给家人看,写给你的周围人看。
目标只在你自己的心里。有即有,没有则为零。
你想点燃它,它马上就会有效果,为你提供热量。
你不想点它,凭借外界的压力迫使你前进,那顶多算是个不能加油的一次性汽车,跑跑即停。
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他们没有目标,只能以身边的人为终点,想学习,便主动结识,问这问那,心里稍有安慰,以为目标已经达到。
等三分热度一过,下一个目标又出现在视线里。
不是说这样不好,我只能说,这样真不会有效果。
如果不信,可以继续。
05
最后,回归主题:目标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这句话可以换几个形式。
目标在哪里?心在哪里?
目标在哪里,心应该在哪里?
目标应该在哪里?心在哪里了?
这几句话,可以仔细品味,你或许会有点茫然,但如果能隐隐约约看到了一点方向,得感谢我。
这是我的原创。
目标太远大,这是好事,前提是此远大的目标真真切切的在你心里,才能算是好事。
目标太远大,不妨品味一下王健林那句被我们传为段子的话:“比方说我们先定一个小目标,我先挣它一个亿。”
是的,不妨先定他一个小目标,挣一个亿。(此处有笑声)
一个亿对于现在的王健林来说,确实不足挂齿,但相信我,王健林最刚开始的目标,小到我们谁也不知道。(这句话被传为段子也不是没有原因,有装b成分无疑。)
将大目标分化成小目标,小方向,你才会有力气往前走。
马拉松全程几十千米,让未曾接触过马拉松的你去跑,你能吓得腿软。
但马拉松冠军的成功也有秘诀,就是将全程的标志性景点分化为几十个小目标。
并且用最大的精力去对付这些小目标。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
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此对山田本一的回答,许多人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
10年之后,这个谜底被揭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
点评:目标是需要分解的,一个人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有最终目标,比如成为世界冠军,更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比如在某个时间内成绩提高多少。
最终目标是宏大的,引领方向的目标,而绩效目标就是一个具体的,有明确衡量标准的目标,比如在四个月把跑步成绩提高1秒,这就是目标分分解,绩效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比如在第一个内提高0.03秒等。
当目标被清晰地分解了,目标的激励作用就显现了,当我们实现了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就及时地得到了一个正面激励,这对于培养我们挑战目标的信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这篇文章我们应该都知道,阅读理解不知道做了多少次,道理大家都懂,就是感觉此文章就像鸡汤,喝完一泡尿,没了,没劲。
是的,同样是鸡汤,别人喝了成冠军,而你,却只能嘲笑它是鸡汤,然后无奈喝下,最后一抔黄汤。
这就是因为你的心和目标不在一条直线上。
目标在这里,心在那里,抱歉,无用。
我们大部分人的目标,是别人立好的。
而我们的心,却四通八达。
最后,你没有毅力,没有运气,被迫朝着别人所立好的目标前进,最后活成了自己不想看见的样子。
庆幸的是,你今天看到了这篇文章。
如果有用,也祝愿你早日寻找到自己的目标。
06
如果我哪天当老师了。
我一定不会让学生在墙上写下自己目标的学校在哪里。
我要让他们写下,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你想当运动员,好,也请你写下,下周你应该做一些什么,做到了多少。
你想当医生,好,也请你写下,你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什么,和即将付出什么。
你想当电子竞技选手,好,你写一下,玩什么游戏,有什么成就,下一个目标在哪里。
等等等等。。。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内心的想法,学业同样重要,而理想,没有参与,却比学业在你心里的地位更加鸡肋。
理想与现实,差的并不多,只有一个实际行动和效果。
有实际行动没有效果,没用。
有效果没实际行动,不可能。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