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人干什么事情都不忘记喝酒。
这是一个扫墓、踏青的季节,在缅怀祖先的同时,一大家族的人有理由聚在一起,是一场交流活动。
这属于祭祀的节日,扫墓祭祖是仪式,生活需要有仪式感,到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这样有节奏地过日子,时间就被推着往前走。
这也是一场有关“死亡”的教育,就像墨西哥影片《寻梦环游记》中所描述的那样,世界人民对于死亡的概念是想通的。
在墨西哥这叫做“亡灵节”,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灵魂存在的,灵魂不死的根源在于它与现实世界的相通。
如果一个人的灵魂在现实世界中被家人遗忘,那他可就是真死了,没有人再为他扫墓,没有人再怀念他,他被彻底遗忘了。
还是在这个世界留下一些文字比较好,比如,孔子的思想就一直活在一部分人的心中,现在还在继续办“孔子学院”,教育思想的灵魂不散。
在清明这个时刻,家族的成员似乎又团聚了,不管是活的还是已经到了那边的先祖,大家在一块聚聚。
活着的人给去世的人送一些“纸钱”,传递一些关怀,用火烧的办法似乎可以送进天堂,也可以烧纸手机、纸房子和纸人什么的。
在这个期间,防火安全工作形势严峻。
心理学家认为清明节是非常好的心理治疗活动。
看望祖先也是家族团聚的借口,接受已经逝去亲人的默默教诲。
在清风细雨中,找回生命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