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的一天晚上,加班到家已经夜里十一点半。去家附近的一个24小时快餐店胡乱吃了点东西。出了门,就看见了这样一位老人。
她的背驼得很厉害,几乎已经弯到了九十度。就算坐在那里,头仍然无法正常抬起。看年纪,大概在七十岁左右。她的推车前凌乱地堆放了很多纸盒,泡沫,塑料瓶,七七八八的。我猜测她每天都会在接近凌晨的时候来到这里,把几家店铺的垃圾收走。这可能是她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
我就那么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她,不远也不近。老人并没有注意到我。而这时候,路上和店里都已经没有了什么人。我能清楚地听见她把塑料瓶踩瘪的声音,清脆刺耳。直到她最后将所有东西收拾到车上,看着她慢慢离开的背景,我希望她能有一次最好的告别。
是的,最好的告别。这也是我刚刚看完的一本书的名字。而书的副标题则被我用做了本文的题目: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在奇葩说第三季的最后一集,辩题是:痛苦的绝症病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现场飙了不少的泪。而记忆犹新的,却是蔡康永那句话:我们要学着练习去面对死亡。
在我看来,《美好的告别》就是在帮助我们,在死亡来临之前,我们如何做好这个练习。
作者是美国一位声誉很高的外科医生,在书中他的叙述有很强的带入感,你会不自觉地融入他讲的那个故事,那个即将面临死亡的人的生活场景中。作者的思考变成了你的思考。你会发现,你进入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体验,你面对着形形色色,因为不同原因,即将死亡的人,他们的选择,他们最终会在何种方式死亡,这个问题会吸引你一直读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既容易陷入书中人物故事中难以自拔,也有一种突然强迫自己停下来的冲动,想迫切地思考一下,在面对衰老与死亡,我考虑好如何面对了吗?
在阅读的过程中,美国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医疗水平让人惊叹,“辅助生活”与“善终服务”让人心生羡慕。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在面对死亡时最好的技术手段都无法帮助你实现最好的那个结果。既然如此,这本书之于我们现实的环境,它的借鉴意义仍是实际而有效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那些关于衰老与死亡的常识。以期在未来的岁月里,可以更从容地面对这个谁也无法逃避的问题。
(一)当人们认识到生命有限,他们就不会要求太多
也许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才会对年老与疾病有一种真实,近距离的恐惧,这种恐惧并不仅仅指疾病与年老夺去了我们很多的生理机能,而更是一种对孤独的恐惧。人们不再追求财富与权力,他们只要求在可能的前提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根据自己安排的顺序做出选择,维持与他人的联系。现代社会里,衰老和依赖几乎剥夺了以上种种充满自主性的生活。
当人们认识到生命有限,他们所要求的其实已经与生命的长度无关,甚至也无关那些具有宏大主题的生命课题。他们往往只希望自己今天没做完的事,按计划明天可以完成,后天要参加的朋友婚礼,不会因为突然的晕厥而不得不放弃,还可以在周末的时候,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喝着啤酒完整地看完一场足球比赛。
仅此而已。
(二)25%的医疗费花在了5%生命处于最后一年的病人身上
看到书中所引用的上述数据,原来以为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的事情,同样也在美国上演着。
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很多中国人在亲人面对绝症时,也会同样把大部分的治疗费用花在那些并不会有明显效果的最后几个月里。这种盲目性已经与医学无关,与在美国还是中国无关,而只与人性有关。
人们有时候对各种医疗手段心存幻想,只不过以为,这是可以靠金钱搞定的事情。而且直到最后一刻,也不愿相信,这是在自欺欺人。
(三)我在管理一个装满垂死病人的仓库
书中一位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在描述自己的工作时说:我在管理一个装满垂死病人的仓库。这话听上去是那么残酷,却又如此真实。
通过2008年美国抗癌协会发表的研究表明,使用机械呼吸机,电除颤,胸外按压,或者在临死之前入住监护室的末期癌症患者,其生命的最后一周的质量比不接受这些干预的病人差很多。而且,在去世6周后,他们的照料者患抑郁的可能性大三倍。
那些病人都知道自己病入膏肓,然而他们连同他们的家人,都没有为最后的阶段做好准备。
(四)除了延长寿命,重病患者最关心的是什么
作者在书中提到,除了延长寿命之外,经过调查发现,重病患者最关切的事情有:
1.如何避免痛苦
2.加强与家人朋友的联系
3. 意识清醒
4. 不成为他人的负担
5. 实现生命完整性的感觉
以上内容看上去并不令人感觉过分与难以做到。而事实上,人类的技术性医疗体系完全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五)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关于安乐死,荷兰给世界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与研究的事例。在荷兰,辅助死亡制度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而且一直没有遭到过严重的反对,而且使用上还在显著增加。但是到了2012年,每35个荷兰人就有一个人在死亡的时候寻求辅助死亡,这个事实不是制度成功的标准——相反,那是失败的标准。
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如果我们让安乐死偏离了改善病人生命的方向,那么,我们伤害的就是整个社会。
(六)医生越了解病人,犯错的可能性越大
有多少医生真正了解自己的病人呢?是不是越熟悉,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事实并非如此。
社会学家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主持的一项研究访谈了近500位绝症患者的医生,询问他们认为病人会活多久。然后追踪病人,结果发现,63%的医生高估了病人的存活时间,只有17%的医生低估了病人的存活时间,平均过高估计达530%。
为什么医生越熟悉,反而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是职业自信导致的准确率下降,还是情感冲击下的判断失控。这也许涉及到医生心理学的内容。
(七)医生与病人的三种关系
在作者看来,在医生与病人之间存在有三种关系:
家长型医生
资讯型医生
解释型医生
家长型与资讯型很好理解,要么完全听从医生的,要么医生给出几个选项,病人自己来做出选择。大部分的医生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的都是前两种角色。然后,这两种类型都不是理想中的医患关系状态。
所谓的解释型,是医生帮助病人确定他们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医生会问: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你有什么样的担心。
医学专家把这种方式称为“共同决策模式”。
人们寻求的是信息背后的意义,而不是信息本身。真正能了解这一点的医生很少。而能做到的则更少。作者本身也承认,大多数情况下,他所扮演的,也不过是资讯型的医生罢了。
(八)对于即将逝去的人,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
技术社会的发展,已经可以实现让人的生理生命无限延长的可能。但技术化生存也让人忘记了生命接近终点时,它对于人们的意义。
在全书接近结束时,对这种意义给出了解释:
“人们希望通过分享记忆,传承智慧和纪念物,解决关系问题,确立遗产,与上帝讲和,确定留下来的人能好好活着。他们希望按自己的主张结束自己的故事。这对于逝者,还是活着的人,都是生命最重要的内容。”
(九)我们必须要清楚的两点
当你因为疾病或衰老而走向生命终点时,将如何选择前面的道路。是付出痛苦的代价依赖技术试图延长生命,还是承认生命的有限而专注当下的生活,或者寻求加速死亡的进程。这些问题,值得你一次又一次的思考。
但我们必须要清楚两点:
我们的敌人往往不是死亡,而是我们对死亡的无准备和回避、对医学局限性的不了解和不正视。
我们的生命是在讲一个故事,过程固然重要,但同样,更需要一个最好的告别作为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