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骑士以及骑士精神?
骑士是欧洲中世纪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荣誉象征。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每一位骑士都以骑士精神作为守则,是英雄的化身。骑士精神包含谦卑、荣誉、英勇、牺牲、怜悯、灵性、诚实、公正。这也是很多人争相做骑士的原因,有地位而又受人尊敬。
堂吉诃德为什么要仿效骑士?
仅仅是因为受到骑士小说的影响吗?恐怕不仅仅如此,堂吉诃德年近五旬,这一生平淡无奇,没有什么作为,却通过骑士小说看到了人生的意义:一个人来这世上总得做点什么。
成为一个英勇的骑士,除暴安良,匡扶正义就是自己的理想。
通过自己读到的骑士书籍,我们的堂吉诃德已经决定了要成为一名伟大的骑士,为国王效力,也为获得荣誉,于是选择追求骑士道,完成自己的执念。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无意义的。堂吉诃德就在发现了生命的意义以后,巡着理想的光,开始了他伟大的骑士之旅。
小说讲述了一个拉曼却村庄的一位绅士,因为酷爱骑士小说,读得废寝忘食,迷了心智,自以为是的认为骑士小说里的东西都是真的,并对小说中骑士形象十分崇拜向往,因此负有远大志向,渴望成为一个游侠骑士,游历四方,惩奸除恶,并付诸行动的故事。
为了完成骑士的职责,他三次离家出走,闯荡江湖,在路上发生的一切惊奇冒险的稀奇事,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发人深省。
第一次出走,堂吉诃德没有走远,给自己找到了封为骑士的理由,第一次出走,堂吉诃德没有走远,给自己找到了封为骑士的理由,选中了自己的意中人以后,便开始了自己的骑士生涯,在一次“行侠仗义”中挨了揍,被好心的同村农夫带回了村,堂吉诃德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骑士生涯。
第二次出走,堂吉诃德说服了仆人桑丘跟随,两个一起游历四方,极尽骑士之道,发生的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在仆人桑丘替堂吉诃德送信给自己的心上人杜尔西内亚的过程中遇见了同村的教士和理发师,并透漏了自己主人的行踪。
大家怀着对堂吉诃德的同情,通过一系列善意的欺骗引诱,非常之事采用非常之法,把发了疯的狼狈相堂骑士吉诃德用笼子装了回来。以为这次他消停了不少,可一个月以后他又偷偷开始了自己的骑士之旅。
第三次出走,这一次他们走得最远,经历也最令人称奇,桑丘被得到了堂吉诃德许诺自己已久的总督,以及堂吉诃德在公爵府的一系列精彩的故事。
在一次蓄谋已久的骑士之站中,被由同村的参孙学士扮演的月亮骑士打败,我们的狮子骑士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骑士生涯。
回到家以后,或许是怀着被打败事实的无法接受,或许是对自己喜剧骑士生涯的懊悔,或许是终于认清现实,堂吉诃德终于醒悟过来,并痛斥骑士小说,在对骑士小说的怨恨憎恶中怅然离去。
作者刻画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情感丰富而又复杂矛盾的人物典型。一边是对他锄强扶弱,见义勇为,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的英雄气概的称赞歌颂,一边是对他神魂颠倒,荒唐可笑的秉性的讽刺和挖苦,这也正是作者对美好理想与黑暗现实的写照。
在堂吉诃德由受人尊敬的乡绅化为骑士以后,在他在他去发扬骑士精神的过程中,不是自己遇到麻烦就是带给别人麻烦,与我们想象中伟大英勇的骑士形象格格不入,作者也借机讽刺了当时西班牙泛滥的骑士小说。
堂吉诃德在游历的过程中,遇到他的人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一个都没有揭穿这个疯子的鬼把戏,而是迎合着他一同演戏,把堂吉诃德作为一个傻子玩弄,为枯燥无聊的生活增添一挤欢乐的偏方,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贫乏。
每个人都有梦想,可当我们看着别人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时,不也像这些人一样嘲笑别人的梦想吗?
拿他们取笑,作为平淡无聊生活里的谈资,却不知我们自己活得浑浑噩噩,没有追求,也没有理想可言。
谈到骑士小说时,堂吉诃德就变得疯疯癫癫,不通情理,而不讨论骑士小说时,他又头脑清醒,高谈阔论,句句在理。小说就在疯与不疯的矛盾中层层推进。
而每次遇到挫折,堂吉诃德都采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游侠骑士吃点亏不足为奇。”这和几百年后中国鲁迅笔下的阿Q有着神似之处,同时也笼罩着浓烈的悲剧色彩。
他是个好人,却因为骑士小说害了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