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柳暗花明;活着活着,豁然开朗。
人这一辈子,活个觉悟,唯有觉悟,方可通透,方见成长。
看惯了红尘滚滚,习惯了生活碌碌。偶见"知止",才明白什么是大智慧!
"知止"二字,均有门道。"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是明智也。又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句非只用于战事,用于为人处世也不为过。"止",停,休也!人间无完满,知止,遵循自然,以图生命之久和精神不死。
天生万物,万物兴起便有名分。名分就是一种制约,只有知道适可而止,才能避免危险,度生命的厄。即"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因此,知止有三,止于言,止于行,止于思。
俗话说,"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均止于言。第一句,人穷志短,有言不信,第二句,人微言轻,无人去听。直指话语权,忍住不说,是智慧,家长里短,耗人心力,不说;智德大道,悟之甚浅,不说;兴之所指,不矜不伐,不说。一日不说,能忍,十日不说,犹可。百日不说,是修行。人穷位卑,说之令人生厌,况且,祸从口出,何言之有?
俗又云:"力微休负重,遇难莫寻亲。"此止于行。第一句,量力而行,切勿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第二句,人生坎坷,自行自度,切勿求告于熟人和亲人,非但不援手以驰,反而饥之笑之。自我激励,在于求人无门,方咬牙前行。人来一世,干自己能干的,遇事,帮你的人是自己。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止于思,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拂去心之尘埃,无挂无碍。深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笑了。人间除了生死大事值得想想,其余的都不足挂齿。真乃"笑看人间沉浮事,闲坐摇扇一壶酒。"人生沉浮,本属正常,天有日月,地有阴阳,一切顺其自然,近于道。
生命之于财货、名声,孰贵孰贱?面对得失,是否心怀坦然?《老子》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长久之道,在于知足,知止!
知止不是消极对抗,而是积极进取,故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生若有得,必先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