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每年都盼望冬天的来临。农历10月一到,就意味着农忙结束了。小麦已经青灵灵地露出地面,玉米秸秆也一捆一捆地排放在生产队里的牛棚院里。田野里一片空旷,初冬的风凛冽地呼叫着,地里不见一个人影,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窝在家里,是时候该歇息歇息了。
每当农忙一结束,我的父亲才会有空,约上几个男劳力,骑自行车去鱼台县的东湖买鱼,犒劳一下辛苦了一年的一家老小。东湖离我们家约60公里,那时只能骑车,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得出发。
母亲给父亲织了一个灰色的围巾,父亲戴上,自行车后座上驮着一个藤条筐,就出发了。凌晨的野外,异常寒冷,他们5、6个人,缩着脖子,弓着腰,任凭寒风吹进脖子,刺疼面庞,一排黑色的影子,费力地穿行在孤寂的土路上。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东湖的鱼多,结冰前要出鱼,价格便宜,也很新鲜。附近集市上的鱼其实就是从东湖批发来的,价格贵一点。我的父亲,不辞辛劳,冒着严寒,骑车一天才完成采购。可敬可歌的拳拳慈父心,悠悠舐犊情。
我的父亲,骑行多半天,才到东湖,买下半筐的大白鲢鱼,再赶紧返回。到家时,我们都已经吃过晚饭,快要睡觉了。
由于路远风大,父亲的围巾,被风刮跑了。母亲还有点心疼,嗔怪父亲为啥不系紧一点。
第二天上午,父母亲一起收拾几条鱼,刮鳞、切开、洗净。每每这个时候,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我们姐弟三人围在旁边,兴致勃勃地看着,抢着要鼓鼓的鱼泡,放在地上一踩,“嘭”的一声,爆开了,我们开心极了,父母也笑了。那时确实没有别的玩具可玩。
做午饭还有点早呢,母亲就开始炖鱼了。把洗净的白菜铺到锅底,几条又大又长的鱼摆在上面,切好的葱花、姜片放进去,再倒进一点棉籽油、酱油和醋,把炉火点旺,盖好锅盖。母亲对我们说,玩去吧,等炖熟了,叫你们。
母亲总是把鱼炖的时间长一点,她说这样鱼才能入味,好吃着哩。看着锅盖扑扑地冒着白气,母亲还不急不躁,时不时看看里面还有没有水。
过了一些时候,母亲说,“好了,好了,去喊你爷爷奶奶吃饭。”我去叫爷爷奶奶,弟弟妹妹忙搬小凳子。
我们把饭桌放在屋门口,太阳暖烘烘地晒着,我们一大家人,围着饭桌,炖好的鱼放在一个大菜盆里,热气腾腾,新鲜的鱼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我们可早就谗言欲滴了,站起来夹鱼,在嘴里美美地嚼着,真香啊。爷爷奶奶也吃得很开心,笑容满面。母亲看着我们,也欣慰地笑了。父亲给我们每个人夹菜,我们享受着父爱母爱的温暖。这是我一年吃过的最好吃的菜,也只有冬天才能吃到。
儿时的每一年,我都盼望着冬天来临,因为只有冬天农闲了,父亲才有空去东湖买鱼,我们才能吃上最美味的鱼肉。后来我常常想,那个小时候的冬天,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其乐融融吃鱼的幸福场景。那是多么难忘的回忆啊。我常常想着,常常想着,与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子欲孝而亲不在。请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