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当电影《无问西东》亮出这句台词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了那个始终困扰着众生的哲学命题:活着,是为了什么?
看似两个问题,实际上都是在诠释人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尽管我们常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所谓天注定,也只有天知道,没有人能提前预知。例如,贫穷家庭的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并不知道自己一出生就要面对生活的艰辛,甚至更不知道自己可能会夭折在贫穷中。
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出生之后的境遇,且可以选择的话,他们又会做何种选择?
答案时未知的,因为前提的不成立。于是,探索未知的事物成为人类最本能的欲望,这种欲望也随之成为了我们选择活着的第一个“动能”:在未知中寻找答案,在迷茫中辨别方向。
对于电影中出身清华的高材生来说,何尝不是这样。
求学的目的是什么?是选择文科,还是选择实科?这是吴岭澜的疑惑。
是弃笔投戎?还是听从母亲的话选择安身立命?这是沈光耀的疑惑。
是选择陈鹏,还是李想?这是王敏佳的疑惑。
是选择救济四胞胎的家庭困难,坚守内心的那份纯净?还是选择落井下石,虚情假意?这是张果果的疑惑。
求知求学的迷茫、亲情与理想的冲突、摇摆不定的爱情、利益和信念的对抗……当这些问题的摆在面前时,如何选择?当你知道你知道选择哪一个的时候,又如何得到它?得到它后,还会坚持它吗?
针对这几位不同年代的清华高材生的疑惑,电影中,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给出的答案是:
我竭尽全力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千万不要理会那恶俗力量的引诱……
保持那凡事必求美满的理想,你们一切的工作,一切的行动都应得折中于那唯一的标准。
电影结尾或者说清华大学也给出了答案: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在我看来,这个答案便是坚守本心,遵循“唯一”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无非就是:求真,求善,求美。
道理很简单,但又有多少会在乎这样的道理,并付诸于行?
基于此,我们又看到,在电影《无问西东》中:
教师许伯常考上大学后,精神上抛弃了供养自己上大学的老婆李淑芬;
王敏佳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与李想写信攻击李淑芬,最后被批斗,惨遭打“死”;
李淑芬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把所有的矛头指向了王敏佳,在害“死”对方后,受到惊吓,自己跳井自杀;
李想为了一己私欲,在王敏佳被欺侮时,不敢站出来承担责任,最后良心受到谴责……
在这些人当中,除了李淑芬,其他都是高材生,他们会不懂道理吗?当然不是,只是私欲蒙蔽了他们的心灵。
有的人因为迷茫而不知道作何选择,可有的人同样因为迷茫而作出了错误的选择。错误的选择与不选择有区别吗?
有区别。至少选择错误的人已经做出了选择,只不过,他们并不认为或者并不知道那是错误的选择。所以迷茫着的,依旧迷茫着。
有时候也没区别:选择,是死;不选择,照样会死。
当然,在看到迷茫的同时,我还应该看到选择背后的因果力量。
佛说,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正是因为如此,电影里除了许伯常之外,其他人最后都是以悲剧收尾。如果电影还有续集,我想许伯常的后半生怕是同样不会好过,尤其是身处于当时那个敏感的年代。
因果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善恶皆有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这话不假,当然,也不完全真。因为,人生虽然不可预知,但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变迁中,有一个亘古不变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强”中便有恶强,比善良的人过得更好。
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不同的时代,它的“真”、“善”、“美”是什么?或者说它的“边界”在哪里?换言之,当你所认为的“真”、“善”、“美”只是你个人的“真”、“善”、“美”,或者说只能代表极少部分人的利益时,它还是“真”、“善”、“美”吗?
似乎,考虑得越多,反倒越来越迷茫了。
真心、正义、无畏、同情……能改变的,自然会改变;不能改变的,怎么改都不会变。再好的传承永远只有少部分人看到,少部分人继承,还得付出血的代价。
一切都是残酷的。即便是身处于今天这样的一个盛世,我们依然看到有诸多的不公平、不公正。有人庆幸,也有人委屈;有人正义,也有人邪恶;有屈死,也有苟活……无论是哪一种可能的发生,都伴随着前因后果。
这份因果不因为我们的迷茫而改变,伴随着水木清华百年史,伴随着中华上下五千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我们跳脱出一个囚牢,又进入了另一个囚牢。一直在挣扎,也一直试图改变,却发现变化的是遭遇的过程,不变的是遭遇的结果。
没有动乱,就一定是太平盛世吗?
没有约束,就一定是代表自由吗?
所见所闻,就一定是真真切切吗?
我们应该去做什么?我们想要去做什么?我们本身的归宿应该是什么?这依旧是当前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所迷惑着的。
你若要问我,我又问谁去?提前知道了就一定能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