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阅读《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全书。
我见:
人类的知识是在理性的指导下,由知性用十二个基本范畴,去加工整理通过时间和空间这两种感性直观形式进入认识的经验材料。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思考它们,就越是会在心灵中注入新的和持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它们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真正的审美没有功利目的,所以,做出审美判断的人就有理由认为,其他人也也会做出跟他一样的判断。
康德对审美的理解可以总结成3句话:审美是主观的,但是审美体验不能有功利目的,所以审美判断是普遍的。
我思:
任何思考与批判离不开我这个主体,通过我这个主体去观察社会,观察各种现象,制定一些规则。我们每个人相对于宇宙,相对于时间,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渺小。但宇宙的运行法则,又通过我们的言语进行定义,进行阐述。
在唐代,看到那一种微胖的体型,大家都觉得有一种丰满感,那就是美的。在现代,大家普遍喜欢那种苗条甚至是骨感的身材,你要称得上美女,都是偏瘦的体型。有一段时间,流行着一白遮百丑的观点,只要你的皮肤是白的,你就更有可能成为美女。而有一段时间,流行着小麦色的健康美。就是皮肤晒成有点黝黑的样子,这个人就显得健康,拥有了一种特别的美感。不管任何时候,大家有一种审美的共识。就是不带着功利的目的,那种审美判断是普遍的。但这种判断,有人的一贯性,也有一些时代的色彩。
任何审美都是主观的,但只有没有功利的目的,审美判断才是普遍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就带有一些功利性,那种美就不具有普遍性,只存在于个体之中。
关于康德的三大批判,囫囵吞枣般的看一遍,是抓取不到精华的。只能用哲学的一些共通性,初步感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