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向往的陆地,但我们却走不出自己的船。《海上钢琴师》是我喜爱的电影之一,它给我带来很多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感触,影片中主角1900是一个钢琴天才,他一辈子32年生活在一艘油轮维珍尼亚号船上,他曾尝试为自己心爱的女孩走下那艘船,但他失败了,看不清尽头的陆地让他不敢确定自己能否在陆地生存,他回到了船上,继续自己的钢琴。
生活中我们都曾像1900一样试着去努力,但我们却始终走不出自己那寸方地,所以我想生活可能真的只是悲剧。有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是这样的”
我是一个没有音乐细胞的人,但《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音却让我沉醉,海浪中轮船颠簸让人们感到不适,而1900却解开钢琴的锁链,钢琴在船上自由滑行,他坐在钢琴前弹奏着自己音乐,风浪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在影片中我最激动的是斗琴的那部分,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影片最后1900和一生唯一的朋友max的那段对话
“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可是走过跳板之后,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我生于船,长于船。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二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我过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你属于少数,原谅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
有时候我在想这影片本是一个悲剧吧,男主翁1900生在油轮维珍尼亚号死在油轮维珍尼亚号上,一辈子没有下过船,轮船上所有的人都喜欢他的音乐但最后却没有人记得他,在漫漫32年的岁月里,他是怎样忍受寂寞的?一艘轮船、一架钢琴、一个人,他甚至不知道“妈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他单纯的像个孩子,没有受到陆地的污染,但他终究是一个人,连笑都笑的那么寂寞。
影片最后1900和油轮维珍尼亚号一起被销毁在海洋上,但他始终对我们笑,他的眼睛干净的就像所有孩子刚来这世界一样,但他却那么的孤独,好像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影片中1900说,他可能上不了天堂,也下不了地狱,因为他一辈子都生活在这艘船上没有真正到过人间,所以上帝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名字,听起来是一个幽默的笑话,但却莫名的戳中我的泪点,那他死后是不是也只能做一个漂流在海洋上野鬼。
生活总是充满矛盾,当我们保持着1900的单纯时,我们会不被这世界接受,而当我们被这世界接受时,我们却早已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