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症似乎自古以来就有,古代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套繁复的程序,即便之后还有堆积如山的事等着他们去做,他们依旧在简单小事上花费很多时间,比如穿衣。
没有现代方便快捷的生活工具,他们也不慌不忙,似乎古代人都很沉得住气,恐怕唯一沉不住气的人就是那个揠苗助长的那个农夫吧。
拖延症在现代人身上发生得更普遍,明明内心焦虑不安,却依旧不着手去实行。要做的事情越多,越要将它们都先放置一边,先进行一下做事前可有可无的事前准备与心理准备,玩一把游戏方式心情,吃个零食调节身体机能等等......然后他们总在深夜为未完成的事焦虑不安,辗转反侧。
拖延症看似简单,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把我们生活、工作效率降低。治疗拖延症成了现代人改善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命题。
在我看来,拖延症最重要的一个成因是对如何处理这件事没有确定的方法与步骤。找到问题症结所在,那么解决问题就简单许多了。
1、制定实施方案,清晰记录步骤,一一实现。例如期末考试近在眼前,却不知道从何复习起。将考试时间靠前的科目优先复习,按照科目先后,排列复习时间,每天定适当数量科目,合理安排,制定好结束时间,按时按量完成。
2、互相监督,互帮互助。有拖延症的朋友、同事、同学之间互相设立目标,互相监督,可在他人帮助监督下,按时按量完成任务。
3、制定未完成任务奖惩制度。这种一般针对那些已经“病入膏肓”的拖延症患者。前两点是在计划实行中的治疗拖延症的方法,而最后这个是只针对实行后。针对拖延症最好最终极的方法就是制定奖惩制度。对未完成任务进行相应程度惩罚,谨防下次再继续出现相同情况。对已完成任务进行适度进行奖励,提高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