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童年时代,我印象中的王大爷。
王大爷是村里的一个老人。
童年时代,很少见得到军人,而王大爷,就是一名军人,只不过,我知道他的时候,他已经从部队里回来了。
他一米八的大高个,腰杆永远挺得笔直,走路带风,眼神里流露出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
他既不用整天为干农活而弄得灰头土脸,更不会在平日里因为家长里短的事情跟村里的任何人发生矛盾。
在我还不是太懂事的时候,我就感觉,王大爷活出了自己的那份自在与洒脱。
王大爷的家里,算得上是村里早期拥有黑白电视机的家庭。
没事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跟一帮小孩子跑去他家里看电视。也有可能当时他是出于炫耀那台电视机,总之小孩子去玩的时候,他总是很慷慨打开电视任由我们盯着电视看很久。
那是一个物质严重匮乏的时代。
当时的黑白电视机,成了我们这些人探索这个世界的唯一的途径。
很多次在我们看电视的间隙,王大爷总喜欢跟我们这帮小孩子讲他之前当兵的故事,只是,相对于他一遍遍地灌输他曾经当兵的过往,我们多数情况下,会被电视里的画面所吸引。
王大爷对小孩子很好,从来都是保持笑容可掬的一种状态,每次去看电视的时候,甚至还能毫不吝啬地拿出家里的糖果给我们分享。
02
王大爷与孙子一家。
王大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他的女儿到了适婚的年纪,通过一些媒婆牵线,找了一个倒插门的男人一起过日子。婚后的夫妻过的不是太如意,三天两头大吵小吵夹杂着过日子,在一次剧烈的争吵中,王大爷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女儿一家整天这样吵吵有损他的颜面,他直接把唯一的女儿赶出来家门,自己跟着孙子过日子。
这些举动,在村里的人看起来,是非常大胆也是不可思议的,王大爷就是这样一个,做事不在乎任何村人眼光的人。
我知道王大爷的时候,王大爷的孙子已经出来工作了。孙子算得上是年轻人里思想觉悟比较高的,与太太兢兢业业上班,对待老人也是尽心尽力,每月准时寄钱给王大爷买油买米之类的,印象里从来没有见过他给过一个不好的眼色给王大爷,“阿公,阿公”叫个不停。逢年过节看到他们回来村里看王大爷,大包小包,营养品之类的摆满了餐桌,与王大爷聊的不亦乐乎。
03
王大爷的晚年。
王大爷的晚年,不像其他村里的老人,老态龙钟,眼神里失去了该有的光彩,平日里永远见他亲切的笑容,见到晚辈也总是习惯性地驻足聊会天,然后兴致勃勃地回家。
我常想,王大爷活出了老人最该有的那份状态,恬静,愉悦,幸福,美好。
许是年轻时候当兵磨炼的缘故,几乎没有听到王大爷生病之类的消息。
每次见他,总是神采奕奕。
王大爷临死前,那个曾经被他赶出家门的女儿,终于与他来了个大和解。血浓于水,他的女儿风尘仆仆地赶来,许是感受到了王大爷的生命不能熬太久的时间了,无微不至地照顾王大爷,王大爷想说点什么贴心的话,可是那时候已经失去了完整表达意识的能力。
那年冬天,村里的风刮得很大,萧条充斥着整个村子,一天早上,王大爷家里传来了接近鬼哭狼嚎的哀叫,细细地听,王大爷的女儿的声音是最大的:“阿爸呀,你说你生前我没有怎么对你好,你怎么就这样去了!”
我在老屋的窗户里听到,她的声音,那么真诚,那么饱含感情。
王大爷下葬那天,王大爷的孙子一家整整齐齐为他送行,后面走着是哭得不成人样的王大爷的女儿。
那一年,我八岁。自从那时候开始,我再也没有去过王大爷家看电视了,也没有人神采飞扬地跟我们小孩子讲当兵的那些有趣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