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创作用时六周,全片拍摄用时两周,成本仅仅350万,上映前发行方甚至未做什么宣传,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小成本电影。而《黑暗天际》的导演斯科特·查尔斯·斯图瓦特也是希区柯克的影迷,影片中诸如越来越多的鸟砸向窗户的场景就正是在向希区柯克执导的电影《群鸟》致敬。
如此一部饱含对大师的敬意,也取得了较好票房的影片,按理说该能赢得大众的肯定,但观众和媒体的评价普遍一般,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黑暗天际》中出现希区柯克的影子不仅是群鸟撞向房屋这一情节设定。灰人对选定的家庭所做的一切看起来像是一场出于无聊的恶作剧,但又像是有什么研究目的。究竟出于何因,即使是一直致力于灰人研究的老人也无法给出答案,但我们却完全明确灰人会给人类带来伤害。灰人与鸟群如出一辙的外外攻击性和失语性即不可沟通性也同样成了这部影片最大的恐惧来源之一。
而对于老人所解释的灰人带给每个选定的家庭的最终结果都是使之被孤立,而我们看到这个家庭在面对灰人的攻击时,最后只能选择将整个房子用木板钉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这也是《群鸟》之中反复出现过的孤岛意象。从开篇人类挑选宠物店中笼中之鸟,到最终人类在群鸟的攻击下被围困在家中、咖啡馆、汽车、电话亭之中,甚至米契一家也同样才用加固房屋,用木板将自己封闭在家中。这也成了除了鸟群攻击外对《群鸟》还原度最高的意象。
《群鸟》之中另一经典意向是“空洞”的意象,被鸟啄食眼睛留下的空洞,米契母亲受惊后大张的嘴巴......在《黑暗天际》之中,巴瑞特一家被灰人控制思想时的状态以及大儿子的幻象之中都再一次被体现。
结尾的处理手法也很有《群鸟》的风格。一切并未有解答,却让人感觉事件告一段落。但又普通米契一家离开还随身携带着爱情鸟一般,巴瑞特一家突然透过对讲机传来的哥哥的声音告诉我们,巴瑞特一家并没有解脱,而未来会如何每个人都仍是不得而知。
再有对于鸟群袭击段落的直接运用,这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完全受着希区柯克大师影响的作品。但就如各媒体给出的评价:“《黑暗天际》是一部茶党时代(指保守)的恐怖片(《斜向》杂志评),片中的故事逻辑不通,导演毁了一切(《环球邮报》评)。”过多对于传统片段的套用,不但没有让我们感受到影片向大师致敬的诚意,反而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拼凑感。
影片本身科幻的外壳搭配恐怖的内核其实是不错创意,但我们却只觉得影片普通平常、不见任何亮点。就影片本身评析,影片的结构是一次又一次具有恐怖元素的事件的串联,并且这些事件不仅只是看得到《群鸟》的影子,还有对很多同类影片已有设定的套用。事件间的处理也显得生硬,不具连贯性。这也就是很多恐怖片爱好者觉得不够恐怖的原因。未对事件做出解释的《群鸟》手法让科幻片爱好者不够尽兴,太多套用情节的拼凑又让恐怖片爱好者也不觉得有些不过瘾。媒体所谓“保守”,实际也是对影片毫无新意的一种批判。
其实影片传递的家庭观念很让人动容,也或许有人说不该对一个只是速成的小成本作品有如此之高的要求。但既然这样一个“致敬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幌子,就不该以如此速成、套用、不具诚意的作品去呈现。也或许没有这样一个幌子,对《黑暗天际》批判的声音会更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