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班时经常会听到年龄大的同事说,这个新的操作程序太复杂了,我老了,记不住,学不会了,你们年轻人去学吧。
我还听到我的长辈说,其实我也好想去张家界,但是我老了,不行了,那么高的山怕是爬不上去了,你们年轻人去爬吧。
是否真的老了,就不行了?智力和体力都不如从前了?阻碍你的真的是年龄吗?
1.
我在《一席》上听到来自山东巨野县的“传奇奶奶”姜淑梅讲述了自己的传奇经历。姜淑梅奶奶60岁学认字,70岁开始写自己的故事,现在已经写了4本书,作品受到多位文化名人的推荐。
姜淑梅奶奶有4个人生“小目标”。
60岁以前“小目标”是活着。她阅历丰富,解放济南的时候,她在济南,因为害怕枪子和炮弹,每天蹲在墙角不敢出门。济南解放后回到老家巨野,随便找了个婆家嫁了。1959年家家都没有粮食,很多人饿死,她曾抱着儿子三次昏倒在回娘家的路上。后来去了黑龙江的一家砖厂,为了不被冻死,和两个同事一起住在曾经吊死过人的没人住的房子。遇到困难想办法,不抱怨不气馁,她活了下来,现在生活的很好。
60岁的小目标是学认字,学写字。一开始是因为她的丈夫车祸死了,女儿为了让她分散注意力,想让她学认字学写字。那时候她的丈夫刚去世,没心思学。又过了三年,女儿还催她,她就开始学了。她有她的办法,通过编快板、编歌词的方式开始了学认字写字的生活。
75岁的小目标是学写自己的故事。写了10000多字的时候,女儿给她发到了博客上。河南有一个叫马国兴的作家帮她在《读库》投了稿,还获得了3000元稿费。她备受鼓舞,高兴的一晚上没睡着觉。后来她出了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中央电视台找她录节目,她说要一年写一本。她做到了,这4年写了4本书,第5本第6本正在准备中。
现在她80岁了,80岁的小目标是学画画。因为她的第五本书是民谣,需要插图,她就想自己能画插图就好了。她说会一直画,希望90岁之前成为一名画家。
姜淑梅老奶奶只是一个普通人,60岁以前甚至不认识字,她老了,可是年龄并未阻碍她认字学习,成为畅销书作家。
2.
我在一个学习社群认识的小伙伴汤立亚,是个马拉松爱好者。她参加过四个正式的马拉松赛事,每次在跑道上都能遇见“老龄”参赛者,七八十岁的也不少。
今年4月份她参加了杨凌马拉松,见到了很多老年跑者。其中有一位叫耿孝忠的老人,从60岁开始跑步,第二年就参加马拉松。由于缺乏经验,首马忍着“跑崩”后的不适,以5小时43分跑完比赛。加入了中国老年马拉松俱乐部之后,训练水平逐渐提高,在65岁的年龄跑出了全马3小时49分09秒的成绩。耿孝忠老人已经跑了59场马拉松,他的目标是80岁前完成300场马拉松。
在和杨凌马拉松同一天举办的武汉马拉松塞上,有一位叫李站哲的老人,今年63岁,他不但是一位认真的跑者,更是一位跑完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赛事,且成绩均在3小时55分之内的高手。汉马成绩单证明,他是2017年武汉国际马拉松赛半程60岁以上年龄组的冠军。成绩是1小时44分27秒。凭着优异的成绩和超高人气,他的影响力也一路飙升。2017年长沙县第二届环松雅湖马拉松赛事邀请李战哲作为赛事代言人并参赛。
他们虽然老了,但是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让很多年轻人自叹不如。
3.
人在步入老年以后,也许有的事情做起来会有些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做不到。说自己老了,不行了,也许只是因为懒惰,缺乏自信,懦弱。他们往往不懂得习惯的力量,不去做远期才有回报的事情;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容易受到周围负面声音的影响;他们怕自己真的去做了,如果失败了,会遭到反对,没有人理解。
其实真正阻碍你的从来不是年龄,而是你的内心。
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智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它是一种潜在的智力,一般在20岁后达到顶峰,30岁后降低。这是不可逆的。
另一种是晶体智力:指已经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它是后天习得的,主要由后天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并不因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只是到了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发展心理学中也有提到,人在步入老年以后,许多生理变化并不是因为老化,而是因为不使用。许多研究结果支持一个普遍的信条,“用进废退”。保持或重新开始锻炼身体的老年人,很少会体验到那些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困难。
也许有人认为姜淑梅老奶奶和马拉松跑者的故事太过鸡汤,其实换个说法,在我眼里,鸡汤就是进步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就是坚持学习和思考,锻炼身体,对世界保持热情,积极探索,不断前进,你将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人的毕生发展有其规律性,但我们有能力避免因年龄增长而带来的生理上和认知能力的变化。我希望我有勇气在任何年龄任何环境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努力将它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