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该怎么办,这是每一位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周六那天我上完课回家,萌爸爸告诉我萌萌在广场上玩打了比她年龄小的弟弟,萌萌立马告诉我,是小弟弟先打了她的,然后立马大哭起来,小弟弟来踩我的鸭子,我不让他踩,他就打我了,哭得非常伤心,我过去抱起来:“小弟弟来踩鸭子,踩伤了鸭子怎么办呀,宝宝是要保护鸭子对不对。”听我说完后,她没那么伤心了,“我的鸭子要是受伤了怎么办?”这里我没有说她打人不对,也没有去放大打人的事情,而是了解这个过程,与孩子产生共情,平时我们对孩子都是这么说的:
“如果别人打你,你要保护好自己。”
“如果别人打你,你要告诉老师,让老师帮你解决问题。”
“如果别人打你,你要好好沟通,告诉她大人不对!”
很多情况下,我们没办法预测,比如出手又快有准,根本来不及反抗;
老师不可能时时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动态,无法分辨是非,还有些时候,无论怎么沟通,有些小孩动手打人已经成为了习惯,家长也不懂引导,甚至还有些家长纵容孩子这种行为。
一直以来,我都教孩子不要打人,实际上在孩子的社交环境中,我们发现,爱动手,屡次动手的孩子不在少数,如果一味的教孩子不要打人,宽容忍让,时间久了,会慢慢将孩子变成怕事的性格。当孩子长期面临恶意欺凌的时候,我们要教孩子学会反击。打回去是一种选择,但更好的办法是教会孩子拥有还击的智慧。
教孩子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不对,不是这样的。”
“这是我的东西,还给我!”
萌萌在玩别人的东西,如果主人过来把它抢走,她会愣一下并不多说什么,可如果被抢走的是她自己的东西,她会果断抢回来。这点经常在游乐场的时候发生过,她先玩的玩具如果其他孩子想要玩,她不会让的,除非她玩够了,她会认为要遵守游戏规则,先来后到。如果别人过来推开她抢她的玩具,她也会还击的,偶尔会推搡一下。
教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放在这里也适用,我们不能教孩子无缘无故的打人,但是如果其他孩子是恶意伤害的话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在《开讲啦》做客的时候,就告诉大家要增强自己的体格,要有体育锻炼,不能一推就倒。打不过别人的时候,不能任由人欺负。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要很好的引导孩子,做孩子坚强的后盾,相信他,鼓励他,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即使打不过人家也要让孩子觉得,就算你比我强,我也不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