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学习的时候又看到了这句话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 《庄子·养生主》
什么意思呢?
生命短暂,而知识是却是无穷无尽的。企图以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尽的知识,那还不把你丫累死。明知道这个道理却还要继续,那可是真的要死了。
按他庄老人家的说法,难道我们就不该继续钻研知识了么?
知乎用户 @江山依旧 指出了这样的答案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道德经》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你刚开始仅仅想要学知识的时候,你获得的知识日趋增加,但是当你想要探寻“道”是个什么,你就必须慢慢忘记你曾经学过的东西,最后什么都忘记了,也就什么都知道了。
后半句讲治国,让天下顺服基本什么也不用做,如果你整天找事儿,那不足以取天下。
这里“道”可以理解为真理。什么意思呢,知识的表象浩如烟海,但是一切的背后都有着同一种最基本的思想,只有看穿表象,才能真正触及到平实的本质。
后半句,怎么理解呢?我们就操一点中南海的心。来看孟老夫子说的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 《孟子·公孙丑》
这句比较长,意思是
以力量假借仁义那叫称霸,想称霸那你得是大国。靠品德仁义,那才叫称王,称王不一定是大国。商汤称王的时候只有方圆七十里地,周文王也只有方圆一百里。以手腕强迫别人服你,那不是真服你,只是打不过你罢了。如果你以德服人,那从头到脚,心悦诚服,就像孔子的七十多个弟子服孔子那样,诗经说「东南西北,没有一个不服的。」差不多就是这样了。(这个诗经说的是文王)
大国现在看来不仅指地方大,应该是国力强盛。孟子只说仁只是不一定是大国,也没说仁就成不了大国。服你只是打不过你,有一天打得过呢。。。
所以仁义大国,就是你既打不过,又不得不服。
这事儿不能多想,我还是先追求长征第一步,好好学习吧。
参考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55331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52167
https://www.cnease.cn/read-htm-tid-1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