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遇到过这种人,他们的工作或者成绩在短期内突然飙涨,比如读书的时候,一个学期内从全班倒数跃进年级前十,但还有些人,却是看起来很努力,但成长缓慢近乎原地踏步。
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很简单,如果你去看那些原地踏步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有这样两个主要特征:
1. 不断重复已经会的
2. 一直做没有挑战性的工作
而那些能在极短时间内飞速成长的人,却有一个共同特征——学习超级高效!
如何做到的?
我看过不少讲学习方法的书,其实都大同小异,要说总结最到位的,得首推《超速学习》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作者史考特杨曾在一年内学完MIT(麻省理工学院)资讯科学四年课程、一年內学会使用西、葡、中、韩四种语言,一个月学会专业素描肖像技巧,被网友公认为学神。
下面,我来聊聊《超速学习》这本书中讲到的九大学习法则!
1、 后设学习
2、 专心致志
3、 直截了当
4、 反复操练
5、 提取记忆
6、 意见回馈
7、 保留记忆
8、 培养直觉
9、 勇于实验
后设学习
后设?
就是一种事先规划,如果说你想学习某个学科,在着手学习之前规划好你想学习的主题或技能,弄清楚如何利用你过去的知识和能力,让学习变得更加简单。
后设学习分为这样几步,建议大家准备好纸和笔,让你的思维灵感跃然纸上:
明确学习动机
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一,大致分为两种:
功能性学习:比如快速掌握某个技能。
本质性学习:比如针对某一领域深入钻研。
清楚自己的学习动机后,我们才能更好的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规划学习内容。
2
明确成功习得所需要的认知和能力
概念:写下所有需要了解的事
事实:写下所有需要记忆的事
程序:写下一切需要联系的事
人的认知提升,是由于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结。
3
构想学习方式
将学习时可能会用到的资源/环境/方法罗列出来。
4
制定计划所需时间
书中提到了百分之十法则,即投入你预期全部学习时间的百分之十,时间可以随着计划的扩大而缩减,不然的话,10000小时学习,就需要1000个小时做计划,未免过于夸张,所以时间上可以灵活点。
5
不断迭代学习方法
如果从某方法中获得的学习效果正在递减,那么是时候寻找另一种精度更高的学习方法了。
专心致志
提升效率必备!
这点的重要程度不用我多说了吧,毕竟从小就被老师和家长念叨。
阻碍我们专注的主要是这两个坏家伙:拖延、分心.
1
如何克服拖延?
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在拖延,然后干就完事了。
2
如何克服分心?
杂乱的环境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这个大家都清楚,但是我们的学习任务,也有可能会导致我们分心。
比如学习内容太简单,会容易轻视,学习内容太难,心里就不自觉地打退堂鼓。
所以,学习内容以适中为佳,能够让我们进入一种高度专注的状态——心流,这是一种在无聊和沮丧之间滑行的愉悦状态。
此外,我们的负面情绪,也会成为专注的最大障碍。
这正印证了那句老话:最强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而非对抗,因为对抗它,就相当于对抗你自己,而你自己是永远不可能战胜你自己的。
接纳后,我们可以慢慢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回到自己的学习内容上,相信我,那种感觉很快就会过去的。
直截了当
最短的路,就是勇往直前。
说人话,就是不要光学理论,要实践,实践,实践!
反复操练
将你想学习的内容,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然后通过直接练习,精通每一个部分,最后组合起来。
操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切割时间法:把一连串较长行动中的一小段时间独立出来。
这种方法类似于我们学数学的时候,将微积分拆解为函数、导数、不定积分等等部分,然后针对每一个部分都进行理论学习和解题练习的操练。
再比如模仿法:透过(从其他人或你过去的作品中)直接复制技能中你不想操练的部分,就能只专注在想练习的要素上。
提取记忆
用测验的方式学习。
如何快速提取记忆呢?
书中提到了好几种方法,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亲身体验过的有效方法是自由回想法、试题薄法。
1
自由回想法
运用记忆提取的一个简单做法,就是在读完一本书的某个部分,或听完一节课之后,在一张白纸上试着写下所有你能记得的内容。
2
试题簿法
把一个章节或部分重要观念,重述并改写成一个问题,一个不错的原则,就是限制自己在一个文本的每个部分只写一个问题,以此强迫自己确实了解重点并改写,而非强调了某个不重要的细节。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把学习到的东西给输出出来,和费曼学习法类似。
测验不只是评估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控程度,还能帮助我们创造出知识,而这种知识经过了我们自身的萃取和提炼,知识的纯度更高,更适合我们自身,记忆也就更为持久。
意见反馈
回馈通常是严厉且不舒服的,要懂得如何利用它,别让你的自尊心妨碍了你。
有三种回馈类型:
结果型:做错了吗?
资讯型:哪里做错了?
改正型:如何修正错误?这种是最佳的回馈类型。
要注意一点,取得回馈的速度越快越好,因为时间会抚平一切。
但是回馈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需要学会分辨、过滤回馈中的噪音,获取有用的信息。
保留记忆
我们要学习的东西,不止是要做到当前记得,最好是能永远记得。
但是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退和遗忘的,我们该如何拯救我们的记忆呢?
1
间隔法
用重复来记忆,比如:如果你有十个小时可以用来学习某事,用十天的时间,一天学习一小时,会比一次连续花十个小时学习来得合理。
2
程序化
如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发明的一些记忆方法,形成习惯,并保持下去。
3
过度学习
l 持续练习并精修一项技能的核心要素
l 预先练习更高一阶的技能,如此当你把较低阶技能的核心部分应用在较困难的领域时 ,那些部分就可被过度学习
4
图片记忆法
一张图抵一千个字,比如常见的思维导图、树状图等。
培养直觉
透过游戏以及对概念与技能的探索,来培养直觉。去了解「理解」是如何发生的,即探寻本质。别仰赖廉价的记忆法把戏,来逃避深入理解事物。
1
如何建立直觉
规则一:别轻易放弃困难的问题
规则二:自己去证明答案,而非只是读到什么就同意什么
规则三:永远从具体例子开始——跟着自己想出的例子学习,理解更深入
规则四:别欺骗自己
即一种达克效应,某人对某一主题的理解明明并不充分,却相信自己比真正具备该主题知识的人了解更多。
之所以出现这种不懂装懂的情况,原因在于当你缺乏某个主题的相关知识,通常也会缺乏评估自身程度的能力,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
你对一个主题学得越多,出现的问题也会越多,这是事实; 另一方面,你问的问题越少,对那个主题的认识也可能会越少。为了想让自己看来很有学问,而努力避免提问,这种倾向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2
建立直觉的技巧-费曼技巧
步骤一:在一张纸的最上方,写下你想了解的观念或问题。
步骤二:在下方空间解释那个想法,仿佛你必须传授给他人。
步骤三:若是个观念,问你自己,你要如何把这观念传达给过去从未听过的人。若是个问题,就说明该如何解答; 重要的是,要说明你为何认为解题步骤是合理的。
当你卡住了,就代表你的理解无法提供清楚解答,请回去找书、笔记、老师,或参考资料,直到找出答案为止。
3
费曼技巧的应用
应用一:你完全不了解的事物
应用二:你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
应用三:为了扩展直觉
勇于实验
了解了超速学习的方法后,最重要的,还是进行实践,实践主要包括这三块。
1
学习方法、资源
比较好的方式是,选择好一种资源,可以是一本书、一门课等,然后在一段预先决定好的时间内拼命利用。
2
技巧
在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你需要不断的评估进展,看是否应该更换方向,不过这里没有标准答案。
3
风格
每个人都应当有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当你对学习技巧比较精通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尝试不同的学习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比如拆解书籍,有的人喜欢列思维导图,有的人喜欢直接演讲。
要提高实验的成功性,可以参考这几种方法:
方法1:先模仿再创造
方法2:把各种方法放在一起比较
方法3:混合不相关的技能,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真正厉害的人不会完全遵循他人的道路,他们会自主探索某种可能性。
我相信掌握了这九条超速学习法则并实践的你,一定能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