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生活体验”,它一定是带上了反思后的对生活的认识,而这带上了反思意识的生活“体验”,它一定是情感的。而,用经验这词,就宽泛些,它既有可能进行了反思,又可能是来自毫无意识地熟练的重复来显示出经验。
例如,
1,切菜时很熟练,把萝卜当当当地切得像头发丝,而对于我这个喜欢做饭的人来说,这种当下反映出来经验,是我毫无意识的经验,因为我切菜太熟练了,根本不用对这个行为再去反思,但是,它还是经验。
2,只有在切到了手,此时,那种无意识状态下的经验才转为体验,这体验就是情感的外在显现,因为他在切菜时切到了手,既疼又惊悚。
3,所以,只要一说“生活体验”,一定是带上了反思性的生活,而这带有反思性的生活,必定带有情感。那么,他用“体验”这词的“生活”,就等于没和“情感”区分开。
而,用经验这词,就宽泛些,它既有可能进行了反思,又可能是来自毫无意识地熟练的重复来显示出经验。
经验这个词下面,一定含有重复+成功率高+当下验证…………等意义。所以,他说,体验分两种,一种是“生活体验”,一种是“情感体验”。其用词不当造成不能区分请这俩体验,不但不能区分请,却反倒混一块去了。罪魁祸首恰恰是“体验”这个词本身。而在“高中生”阅读活动。因为一谈阅读,就预先设定是用了心的有效的读,那种不用心的读不应该算作他所说的“阅读”。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即用心的,也就是说有意识地去读的时候,那些无意识中习得的“生活经验”被阅读活动唤醒或激活,下一步,开始了对无意识的“生活经验”(也就是1)的反思,进而进入对原本是无意识的生活经验的“体验”的层次,从而“情感”得以发生。
所以,阅读活动之于“生活体验”,易,因为於我心有戚戚焉,所以,文我契合那是自然而然的事。阅读活动观照到了“生活经验”,难。因为它有激活这么个中介过程。所以,阅读时,强调学生要有生活“体验”才行的,那是庸师,因为事先就带着“体验”而来的情况下,那就不用教师参与了,文我,一拍即合。把心底沉睡的经验通过阅读和教师参与,把它激活,进入到“体验”与“反思”层次,那才是阅读课要干的事。所以,阅读课是教师专找学生“死”(无意识获得)经验,然后通过文本去激活“死”经验,进入到他们带上反思性的“生活体验”层次中去,进而与“体验”对应的“情感”对接,生成新的情感感受的过程,这样,才谈得上☞阅读,丰富了人的情感。这种丰富,不是外加几种情感类型给他们,而是他们本来就有这些情感的潜在性,起最终效果是: 使得情感在:“死经验”☞阅读☞反思☞体验☞情感这个流程中,自己在心里长出来。这个层次上认识: 阅读,丰富了情感。才是纯粹真正属于自己的,不是外部嫁接或给予的。而所有这些看法的关键点,是对“死经验”的观照,而不是“活体验”。学生,不负责提供有利于教师授课成功的资源。进入课堂前,他们应该把他们原本有价值的东西撂在教室外,背着空行囊进去,等他们出来的时候,由于教师的作用,他们的行囊却是满的。这才是好教师。所以,诉诸学生“体验”的教学行为,其实是学生在帮助老师授课,而不是相反。所以,一节课成功,教师满面春风,为什么?他是受益者,而这“利益”恰恰来自学生,而你根本什么也没返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