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网都流传着北大“最丑学霸”韦东奕的视频。
镜头中,他衣着朴素,提着一瓶1.5L的凉白开和三个馒头,笑容腼腆。
三言两语介绍完自己在北大读本科、研究生及留校当老师的经历后,他只简单留下了两句话:
「我就是对数学比较感兴趣。」
「加油,欢迎来到北京大学。我也不会说别的了。」
短短十几秒的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评论。
有人称赞韦东奕作为大神, 却依然过着返璞归真的生活。
但有些人却嘲讽他“不修边幅”,“要是都像他这样,我宁愿我的孩子不上北大”。
这些评头论足的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有多可笑。
韦东奕在数学领域的履历,随便拿出一条都是碾压普通人的级别。
名列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的数院,集结了各路天才与怪才。
在这里,韦东奕被尊称为“韦神”。
2008年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高一的韦东奕一战成名。
作为含金量最高的竞赛,题目难如登天。但他的战绩是:6道大题全对,满分!
连续两次斩获金牌后,北大抛出了橄榄枝。
于是,韦东奕成功保送,成为了北大数学系2010级本科生。
仅用三年半获得博士学位后,他留校任职助理教授,期间还拒绝了哈佛大学的offer。
由他自创的解题方法,被誉为「韦方法」,甚至比标准答案更简洁优美。
课上,教授是这样对同学们说的:
如果你们有不会的习题可以问我,如果我不会可以问助教韦东奕。
如果连助教都不会,那就是题目错了。
年少成名,荣誉与掌声呼啸而至,却没有淹没韦东奕。
顶着“韦神”的光环,他依然谦虚而平和地对待众人。
他不善言辞,却有问必答,连宿管阿姨带着小学生来问问题,都会耐心讲解。
他生活简朴,每年拿着十万以上的奖学金,每月的生活费却不超过300元。
他认为纯净水的制作过程不够环保,所以每次都会绕远路去打温开水。
他不用微信不刷微博,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听听收音机接收新闻。
孔子所说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想必正是如此。
那些站在颜值与外貌层面指责韦东奕的人,全然不觉自己的无知。
他们的骂声有多喧嚣,精神世界就有多贫瘠。
当你带着浅薄的偏见大肆评论韦东奕「像个傻子」时,或许还没发现,小丑竟是你自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先入为主地贴标签好像成为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但我们看见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不要用浅薄和狭隘的眼光,随意评判你不了解的人和事。
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得宽广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