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阅读名称:快乐阅读,“快乐读书吧”内容是读书,快乐是前提。这儿既是快乐读书的平台,又在召唤孩子们快乐阅读。(依托快乐读书吧,推进阅读课程,所以叫快乐阅读。当然可以换其他合适的)
目标:爱上阅读--自主阅读
第一部分一:晨诵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三部分:暮习字(初中)
第一部分:晨诵
每周二(三)节课,固定内容(我已找好,语言换图标,比如荣新路学校图标,谁来换,不进行大修改,就把标志简单修改,每个年级48个课件),固定时间(每周二、四),固定检查(专人查堂),学校推动(定期开会,研讨,交流)
第二部分 阅读
共读 师生共读,(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每周固定阅读课,每周固定读书交流会) ,亲子共读( 低年级识字量小的 )
自由阅读 班级课间,自主时间,回家后(高年级)
课程:固定时间,固定内容(有些难度,开发课程)
每周固定一节教师阅读课(教师上课),每周固定一节读书交流会(低年级教师组织,高年级可以让学生组织),学校派人检查(保证阅读效果)
阅读课程推进:
一、梳理编排体系明方向,解读快乐阅读;
二、五维四通三步两靠一走心,推进快乐阅读;
三、一展二演三读四品五提升,享受快乐阅读。
01 前期准备
梳理编排体系明方向,解读快乐阅读
从“快乐读书吧”的编排体系,统编版教材将阅读训练的要素进行了一个纵向、持续、有层次的设计。
快乐读书吧,不仅给我们整体规划了小学阶段的阅读体系,提供了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更为我们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点明了方向,让课外阅读实现课程化。
02 课程特色
五维四通三步两靠一走心,推进快乐阅读
实施亮点:
“五维”
力求从兴趣、思维、精神世界、文体特点、教材体系这五个维度达到目标。
“四通”
不同学段的联通:为了认真落实相对应的阅读内容与相关联的语文要素,整理了六个年级的阅读书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单篇与整书的打通:从一篇入手引导孩子们读整本书,读一系列的书。
阅读与生活的互通:学校还定期组织"名家"(想办法)进校园,以此带动阅读。(类别丰富,生活联通)比如:阅读科普类作品(教材图书这方面内容较少),带领孩子们深入社会,走进大自然,读无形之书,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又形成“从读本到生活”的立体过程,激发持续阅读。
听说读写的贯通:阅读的输入到听说读写的输出,从阅读指向了表达、运用。
“三步”
三步指的是课外阅读指导课的三种课型: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三种课型循环交替进行。
“两靠”
一靠“种子”,让学校里的语文老师都成为“读书种子”。二靠阅读兴趣这个 “牛鼻子”点燃阅读热情。
每学期,学校会评比阅读之星,班级评比阅读之星
“一走心”:阅读,丰盈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强大了他们的精神力量。
03 课程成果(特色)(家长看得见,社会看得见)
利用学校公众号,开展大型活动
一展二演三读四品五提升,享受快乐阅读
展:阅读成果展示,成立戏剧社为孩子们搭建了多种形式的分享平台,推动分享意愿。
演:利用戏剧社,孩子们选择喜欢的场景配音,演一演,促进深度阅读。
读:每天早上的静读,下午诵读,一周一节师生共读,一年一次读书节。家校联动,每天睡前阅读。孩子们的阅读时空,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养成随时随地阅读的习惯。
品:交流讨论中,品读文本,品味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提升:如此,全面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准备
我:具体细节,规划,课程架构,组团队(学校要保证),培训
教师:思想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培训,讲解,团队选拔,上课
学校:人力保障,课程保障,时间保障
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吧(建立起来立竿见影,看得见的文化)
后期:开学第一周 适宜课程:打造入学礼仪,学习习惯,养成习惯课程等
家长:培训,讲座让家长认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