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学写作文的时候,老师说要把握三点:论点清晰,论据充分,结论凝炼,结果通篇下来基本就是总分总结构;英语考试前,总要背几个万能模板、经典句型。先是一个华丽的开头,然后就是The first reason is that.......The second reason is......,最后一个总结。直到今天这种模板还在使用,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换了几个更高级的词;年度的工作总结基本是这样开始的:本年度完成了哪些任务1、2、3,未完成哪些1、2、3,从思想工作等方面自我评价,之后提出新的一年工作计划等等。
生活中充满各种各样的框架,有谈话的框架,有文章的框架,有时间管理框架,也有金融理财框架······而这些框架也可以说就是“套路”。有人说“不会聊天是硬伤,被人套路是智伤”,生活中常常一个不小心就跌进了文字的漩涡,感慨自己智商情商双下线,时不时还捶胸顿足的说“怎么别人说什么我都信”或者“说的太好了,和我想的一样”。
我们常被套路,所以现在和弗兰克老师学着如何“套路”别人,用各种各样的框架结够"排兵布阵"破解他人“套路”的同时学习建立自己文章的框架结构。
第一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按照弗兰克老师的方法对10w+文章《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进行拆解,学习人家是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让人们心服口服的点赞。
心得体会:1、文章分成四个模块,故事开头引出话题,两个论点论证观点,最后总结重申观点。2、文章会引起很多共鸣以及10w+,不仅归功于作者每个例子的切入点都贴近生活,表达了很多人内心的焦虑。还得益于作者的文字功底,不华丽却沉稳有力,让人读后不由的思考自己的现状。3、根据我的思维导图及理解,我认为作者的每个举例都进行了充分论证,使得文章并不单薄。全文读下来有理有据,加黑的金句不但帮助梳理文章,还加深读者印象,强调文章主题。4、文章题目不仅吸引读者一探究竟,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题目会发散出很多的话题,比如:为什么会拖垮,怎么拖垮,如何改变,除了死工资以外还有什么会拖垮我们······
当然最后我认为能拖垮我们的是不求上进的心。不论是互联网+的新媒体行业还是传统行业,有人成功就有人失败,作者文末举了两个朋友的例子说明跳出体制,从事互联网之后,不但收入改观也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甚至小有所成都很难。所以,体制外并非都是金山银山,跳出体制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但凡做出点成绩的人大多都是某一领域具备话语权至少也在这一领域爬摸滚打很多年。综上,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始终保持一个上进求学的心,即使拿着死工资,也一定不会被死工资耗死,总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第二招:见招拆招学以致用
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以致用,下面就以《和弗兰克学写作,我收获的几点改变》为题,运用“问题+方法+感悟”的方法布局一篇文章。
学习之路任重而道远。多学、多练、多听、多看,未来的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很抱歉没有按时交作业,给点评官的工作带来了麻烦。拖延症,要治!即使没有点评,我也会认真完成后续的作业,当然一个不小心要是被点评了,我定会乐的像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