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
这是我的第一篇简书。
给自己的介绍是“女大学生日常碎碎念”,如此。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想了很多。很多想法一散而过,当时或是义愤填膺或是豁然开朗,但是一瞬间,也就没了。觉得可惜,何不记录下来呢,用自己最熟悉的文字的方式。
当今时代,每个人都是传播者,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不清,身份转换愈加频繁。大众媒介的平台承载着数以亿计的思想头脑,像是无数条激流勇进的的河流涌进舆论场的大海,信息的洪流裹挟着每个人的大脑。是啊,信息便捷了,丰富了,我们处于其中是越来越聪明了还是越来越愚笨了呢?
就我而言,我确乎是变懒惰变庸俗变麻木了。作为一名学新闻的学生,出了热点事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怎么想,是抓紧时间到各大媒体看看他们的最新报道,翻翻热点评论。然后我的想法就只剩下“嗯,没错”、“嗯,这个说的对”、“嗯,这个角度好”、“这句话很到位”。真正让我对一件事做评价的时候,我说你等等,我看看XXX媒体是怎么说的。事实上,就算我引用XXX媒体的观点分享的头头是道,又如何呢?我始终只是一个思想的接受者、引用者、抄袭者,而不是一个思想的发现者、创造者、引领者。
“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除了践行自己的思想之外,记录、阐明、传播自己的思想也是行动的一种方式。为了证明自己尚能思考,是光荣的会思考的人类中的一员,维护自己生而为人的思维尊严,我决定记录下这些思考,并从这第一篇开始。
2.“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不久前在票圈分享了一篇关于江歌事件的文章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很快收到朋友的评论,就在我打开评论看了一眼准备回复的时候,微信显示“此评论已删除”。我去私戳那位朋友,说我觉得你说的挺对的呀,为什么要删除呢?他说觉得自己对事件还不够了解,自己说的也不对,觉得还是我说的比较好。我说你说的挺好的,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现在回忆,他当时的评论我已经记不起了,那条票圈下还是剩下他空荡荡的“此条评论已删除”。你不记录下来,总要被人遗忘。删除背后,是一种想说又怕说错的心情。
这件小事放在这里再思考。因为会说错,我们就沉默吗?
美国学者F.S.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原则的基本假设是:第一,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第二,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的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第三,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为前提,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第四,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
这位朋友是谨慎的,这种态度是值得尊敬的。保持低调的缄默比开口证明自己的浅陋高明得多。这也是我一度的看法。每次碰到舆论热点,我告诉自己要冷静,要克制,要理性,我很少发表评论,很少公开讨论。一来是懒惰,怕麻烦。总觉得要对一件事情发表看法总要看很多资料或有亲身体验。一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堵住了多少谨慎小心人的嘴。二来是自尊,怕犯错。自己接受着985大学的高等教育,怎么能轻易发表言论不小心暴露自己的浅薄?
很多,不说的理由有很多。但说的理由总只有一个:忍不住。
一个很喜欢发表长文和各种感叹的中文系学长一次在票圈里说:
藏在心里不说,默默忍受不发,在心里李腹诽嘲笑或者写在纸上写作的人,心里一定是扭曲的变态的闷骚的不正常的,这和我走在路上偷瞄女人的大腿却默不作声的行为,一样猥琐。
真是一个精妙的比喻。
3.“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能思考是尊严,想表达是天性,敢表达是勇气,会表达是能力。
我很庆幸我很喜欢思考,并且还愿意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虽然目前我水平有限,但我不会止步于此,我相信这个世界足够宽宏大量,他愿意聆听一个女孩无聊的碎碎念。尽管这些想法是粗浅的、是零碎的、是不够严谨的、是不够生动的、是不够深刻的、是不够……有这么这么多不够,说明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很多书要看,很多很多地方要去,很多很多的人要见,想到还有这么多这么多新鲜等着我去尝试,未来是值得期待的,不是吗?
写给写简书的自己:既然选择了表达,就不要怕被冷落、不要怕被嘲笑、不要怕被误解,你只要怕你自己,要时刻警醒自己,是不是还有一颗忍不住想表达的心温热跳动。
这将是我个人化观点记录和情感体验,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如果我能与他人产生共鸣,发生共情,我会觉得很愉快。这意味着我可能被欣赏,被认同,不管对方性别年龄、身份地位,通过文字我们获得了共通的理性思考或情感体验,这意味着我们不总是孤军奋战,,总会有人陪你并肩作战。
这些将包括但不限于我的读书体会,电影短评,热点看法,生活体验,情感记录,诗歌小说。我将记录的包括但不限于我从书上看到的,从朋友那听来的,从网上发现的。我试着尽可能地记录下这些给我触动的瞬间,这将成为我珍贵的人生碎片。我将试着尽可能地认真对待我的每一篇文章以及每个简书好友,不是为了考究和准确,只想表达我对这种方式的尊重。
想说的话很多,想做的事很多。也无妨,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感谢简书给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感谢我选择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