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贪欲之心、荣誉之念,总是期望某天某时一举成名,以满内心欲念。那些名利可以让他们丧失理智,以致不择手段,做出伤天害理之事。这样的光环会变成招风的大树,小人为此光环不惜代价,千方百计,其手段之险恶不可明之,正所谓因果报应,天理轮回,正应此理。
放弃名利对于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嫉贤妒能、以求利为一-生之命争名夺利之小人,反倒是一种解脱。这时,你便会心如止水,彰显着种成熟的气质,你会越来越受人喜爱。
不留功名的人,反而会遗下美名。很多时候,能把光环让给别人的人,反而会得到更多的荣耀与夸奖。
后汉隐帝时,大将郭威曾任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他带兵镇压了李宁贞所看首的三镇(河中、永兴、凤翔)割据后,返回了大梁。
郭威入朝参拜后汉隐帝,皇上对其大加赞赏,赐其金银饰品、宝马香车,但却均被一一推辞,自言数年只克一城池,无大功可言,况身为外将,远离于京城,城中安逸稳定皆得益于朝中大臣,自言无德无能,此大恩大德难以承受。后来,后汉隐帝又提出加封郭威为地方藩镇,郭威却还是不肯接受:“宰相位在臣上,还未曾分封藩镇,还有节度使也有大功。”后汉隐帝看重其为人处世之道,加之当朝难见如此清廉之臣,欲加赐于他。不料,郭威第三次推辞道:“运筹策划,出于朝廷;发兵供粮,来源藩镇;冲锋陷阵,出于将士,功独归臣,臣何以堪之!”
郭威反复推辞,将功名归于他人,实在是一个很高明的举动。他这么做,避免了被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嫉妒,而且在朝廷中留下了好名声,真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的贪心的人,汲汲以求得名,然而名声却离他而去;淡泊名利之人,拒名声、放弃利益,把自己的光环让给他人,却往往能够留得美名传后世。
曾经有一个叫姚一一祥的小吏,曾经帮助过一个外地的秀才,这秀才成功后正巧做了姚一祥的上司。为了报答姚一祥过去所给予他的思惠,上司让姚一祥为几名真正冤枉的死囚说情,然后由上司将他们释放,并让姚一祥从囚犯家属那里每人收取一千金的人情费。姚一祥乘此机会为7名真正冤枉的死囚开脱,救了他们的性命,然而并没向他们的家属索要钱财。上司以为姚一祥替囚犯洗冤,已得到了七千金的酬银,也足够报答当年对自己的恩情了,便让他带着七千金回家养老。姚一祥没有为自己声辩,而是遵照上司的意思离开府街。事后,上司了解到姚一祥分文未取,十分感动,便应众人之求,将姚一祥载入名宦祠中。人们说道:
“而今姚君不得银子,竟说得了七千,谁肯如此为空名,失实利?既然能雪人之冤,又不利人之钱财,又不邀已之誉,以讨上台的奖赏,岂不大圣人、大菩萨心肠?只怕这样人,古今以来尚不多见。”
姚一样不争名夺利、邀功请赏,将名利视为身外之物,当真相大白,他所获得的是又不邀己之誉,以讨上台的奖赏”的“大圣人、大菩萨的心肠”的好名声,既不被同行中的卑鄙小人算计,又得到了一生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