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成功的被骗进来,那我们就可以严肃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了。
两岁半相片坊
天赋不容小觑
上周末,老林跟幼儿园一位家长聊天,无意中聊到孩子拍照片。他们一家人出游,临时找不见摄影师跟拍,于是让4岁女儿拿着手机,给夫妻俩拍合照。
这位年轻的女摄影师体现出了极大的天赋,为了让构图完美,她指挥父母移动到恰当的位置,直至摆出漂亮姿势按下快门。
当家长把最终的照片展示出来时,老林心想,摄影圈不好混了,2010后都开始出来搅局了。
如果照片的满分是100分,最为难得的天赋占20分。那么这位小小的摄影师我给20分天赋分,加上父母的100分颜值,照片总分120分。(千万不要说超过满分线了,我们摄影人只研究减法的艺术,不在乎加的对不对,那是小学数学的问题)
容易被低估的优势
其实老林也有让女儿拍照的想法,并于去年进行尝试,大概是从她3岁半开始。
一开始,我只是想试试看,因为对她的审美认知还处在如下水平:
人像:father(抽象派艺术:可怜了,我的墙)
但拿起相机时(手机或只有两个按钮的运动相机),偶尔还是能拍到这样的照片:
人像:father(写实派艺术:father拍摄时,头脑中想的都是艺术品)
现在这个时代的相机,和以前大不一样。手机拍照的话,是实时可以看到最终的画面的,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手机和非专业相机拍摄时无需考虑曝光,对焦,所以孩子也可以通过实时反馈,拍出好照片。
他们还有个天然的优势,拍照位置低。视角跟成人不一样,兴趣点不一样,同时更为注重感觉,所以拍出的照片可能有很多不同。
毕加索曾经说过,“我在十几岁时画画就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大概摄影也是如此。
拍摄于中国美术馆,画作名称好像是毕加索与张大千(没拍说明,所以作者未知,欢迎有识之士指点)
应该让孩子拿起相机,而非我们
前几天一个特别火的“打脸现代人生活方式漫画”,第一幅是有关人人拍照的时代,大家都不用眼睛看自然世界,而是用眼睛去看手机中的自然世界。这个现象可以改变一下。
我们曾经带孩子去了珠海长隆海洋世界,非常贵,也很美。但是孩子只关心什么呢?泡泡和沙子。
如果说,孩子可以让相机这个眼睛替他们观看世界,而大人们从相机这个眼睛转回真实的世界,那么会不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呢?
如果是旅行的话,我是不太爱带相机的,还是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自然,虽然常常后悔应该带相机。
把拍照机会交给孩子,大人可以稍事放松一下,也不用老是自拍,多么无聊啊,对不对?
在没有功利的时候,玩着就学了
孩子有个特点,它是以玩儿为学,也就是说他在玩儿中学。大人不一样,是为用而学,也就是说大人的功利性比较强。
比如说我吧,拍照片儿是为了混口饭吃。更多的人,是为了惊艳一下朋友圈。
孩子不一样,他们通过主动的做了一个动作,外部世界给他一些照片,让他跟外部世界有一个反馈,所以这时候可以试试把手机交给孩子,让他知道手机除了看没有反馈或较少反馈的动画片,还可以有一种有强反馈的摄影啊。
趁着社会的功利枷锁和各种规矩还没来得及给他们套上,尝试一下把。万一培养出下一个布列松呢,是不是?
进美术馆的正确姿势
两岁半相片坊
两岁半相片坊
小时候,听爷爷讲照片的故事,
长大后,听照片讲我们的故事,
两岁半相片坊,愿真爱不相忘。
预约拍摄微信:LaoLinShot123(暗号:两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