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放过风筝?蔚蓝的天空下,你左手拿着风筝,右手拿着风筝轴,迎着风将风筝往天上送,风筝成功飞起来后,你再不时地拽一拽风筝线,风筝将越飞越高。今天要带来的这本书,也和风筝有关。它是来自美国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
这个故事以20世纪70年代的阿富汗与之后的美国为背景,勾勒出了人性的本质与救赎。哈扎拉人阿里和他的儿子哈桑在富少爷阿米尔家做仆人。阿米尔与哈桑喝着同样的乳汁长大,情同手足。然而,阿米尔却耿耿于怀父亲对哈桑的喜欢。此外,一场风筝比赛后,懦弱的阿米尔躲在一边目睹了阿塞夫欺负哈桑的场景,而哈桑对凌辱却只字未提,更使阿米尔备受折磨。为了减轻负罪感和获得父亲的喜爱,他设计栽赃哈桑偷了他的手表,迫使哈桑离开了他家。他的阴谋得逞后不久,阿富汗战火纷飞,他跟随父亲逃往美国。但成年后的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成功地拯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哈桑的忠诚、勇敢与坚强;我也能感受到阿米尔的懦弱、挣扎与负疚。与少女们每看一部青春偶像剧就像和剧中的男主谈了一场恋爱一个道理——人类的体验是普遍的,羞耻、后悔、爱情、友谊、赎罪……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什么人们会承认一句话是至理名言?因为它在任何领域都很适用:亲情、友情、爱情……为什么人们喜欢一本书?因为它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追风筝的人》一书中,“仆人”哈桑愿意为“少爷”阿米尔千千万万遍,后来,阿米尔愿意为索拉博千千万万遍。事物是具有传递性的:善善恶恶,循环往复。
千千万万遍的行为,千千万万次扣人心弦。
万事万物均有寓意,寓意因人而异。风筝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哈桑和阿米尔之间关系的脆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吧!一对夫妻看着如胶似漆,实则已经同床异梦;两个朋友看着亲密无间,事实上各怀鬼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是以利益来衡量的——于己有利,阿谀谄媚;于己无利,远而避之。像哈桑那样忠于友谊的人越来越少了。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愿每个人的风筝飞得越飞越高。
万事万物都是事中事,残忍又如此美丽。美丽与残忍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阿米尔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结局算是完美的。但那是因为他曾经犯过错,他的残忍使哈桑经受侮辱。他赎罪,但他不一定幸福,可能只是弥补吧,为了幸福早日到来。现实中也是如此,真实而残忍的故事更能使人感动,从而盈利者获得“美丽”的结果。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想要一件东西,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阿米尔为了实现自我救赎,在解救索拉博的过程中,他差点失去了生命。如果想拥有一份纯真的友谊,你必须要付出真心;如果想拥有美满的爱情,你必须要付出真情。世间的万事万物是很公平的,欠下的债终得还。
所有的关系都需要平衡。不平等的关系,注定前景暗淡。阿米尔在感情上不知何去何从,摇摆不定;另一个单纯、忠诚,生性纯良正直。曾经听过一个故事:A家庭富裕,B家庭贫困,但她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逃不过魔咒吧,最终老死不相往来。
往事会自行爬上来。过去的事情是忘不掉的。回首前尘,阿米尔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巷子,回忆着那未曾赎还的罪行。成长即有回忆,经历过的事情怎能说忘就忘?午夜梦回,抬眼望窗外,一颗颗星星代表着一件件往事。夜深的时候总是最怀旧的时候,幸好时间是良药,它能教会人释然一切,并迎接新的开始。
拥有的开始也是失去的开始。人们总是在最无力的时候欲望最强,在最有能力的时候接受失去。哈桑的嘴唇渐渐弥合,但正是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微笑了。和刘若英的歌曲《后来》很像——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消失在人海。可能拥有后就失去了最初的感觉——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罪行”这个词,对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可能太过严重了,其实它只是幻化成了别的形式。例如,我们一定犯过错,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改正的意识和坚守善的恒心。
我清楚地记得一件事:小时候,我因为贪玩而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询问时,我撒谎说:“老师,我的作业落家了。”老师毫无怀疑地相信了我。这种毫无怀疑使我更加愧疚,因为我说了谎。自那件事情以后,我决定做一个诚实的人。
试回忆,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救赎:你是否因失言过一个人而乐于相信许诺的人?你是否因推倒过一个人而乐于帮扶跌倒的人?你是否因伤害过一个人而乐于安慰哭泣的人……
书中的风筝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他实现了救赎,风筝才能越飞越高。阿米尔就是一扇镜子,映照出每个人与身份不符的卑陋心灵,愿这扇镜子让我们能时常照照自己,坦然面对这一生三万多个日日夜夜。
犯下罪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受困其中。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也许我们还需要时间去实践善行,但请记住:人生的路很短,我们应做到不困过往,不畏将来。生而为人,不失善良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