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战友玩了一个ZAO的软件,就是可以立即换脸变成里面演员,比如我就把自己换成《前半生》的唐晶,觉得,很多表情真的是我,而且很像,我妈一看,就看出我来。
这个让我玩的广度分享,发到同学群里,说:像不像我呢?肖大姐截了一个图,这个感觉像。正玩的很热乎时,我们班小明子同学发了一张截图,是这个会把自己信息给收集去,然后,银行等信息都会被涉取。
第一下,我也是有点觉得:是的,都是刷脸的年代,可能是的,但是,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就是想玩,立即思考起来,并去寻找答案——是吗?
我是从这三个方面,去给自己找到答案的:
一,存在的总是合理的思维方式
因为,我确实觉得,我想要“变成”唐晶那样,我想玩,并玩的很嗨!这个不就是市场上说的:锲机点吗?不是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吗?我需要这份快乐,而有人帮助我想到我自己想要的,并做出来,为什么就不快乐要起来呢?
用《秘密》中吸引力法则来出发,这个产品就是可以,让自己看到自己未来,想成为的样子,很形象并直接,这个是有科学依据和市场需求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创造此款软件的人,不是仅仅为了我的脸而来的。因为我的脸,没有啥特别的值钱的信息,但,还有凝问?
二,市场需求必然性趋势
21世纪网络年代,几乎啥都是网购,包括网恋,网商,网购……所以这都是深入了生活中点点滴滴,就是生活化了。
可是,女人们shoping是不分时代变化,还是得购物,还是得逛街,试衣服买衣服的,那对于路上堵车,刷卡埋单排队来说,都是直接性打击。
包括市场里,也有试衣镜就是一件衣服,自己的头和脸的软件投影,这个已经现实版。
而明星效应,哪件衣服是谁在那部剧里,穿过的款式,所以,这个市场需求已经是趋势化。
最近,给孩子,学习编程课程,知道编制一个小游戏,得费不少功夫,而一个新的软件出来,就是为了我的脸信息,还是觉得有点否定吧。
三,在这个信息年代,你的信息可以不暴露吗
这个问题,就是答案了!
是的,哪里会有自己信息不被采集的,从出生,自己的信息,就已经数据化,一个手印一个脚印,只要有点价值性,肯定都被留存。
像现在,都是实名制化,汽车,火车,飞机都是实名制,信用度储存;银行、医院、学校、公司……几乎可以想到,不能想到的地方,都已经把每个人的信息都收集。
所以,我们的信息,根本不可能完全保密。信息电脑化年代,任何都是连网的,这也是钟国为了5G,做了极大准备的必然条件之一。
几乎哪里都可以送到快递,可以网购。
经过自己,从这几个方面,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同时,得到一个总结的感悟:
虽然,一直都觉得学习,还不能直接转化成——钱,但是,确是给自己养成爱去思考并反思考的习惯,多问几个为什么?
比如:新的东西出来,除了内部人知道,它将带来什么意义,99%的人都是带着怀凝和质问的态度,去接受的,这个就像“第一个吃螃蟹”一样的。
这个是无论人类发展到什么年代,自我保护意识是几亿年以来,形成的本然。
最近,听《王东岳东西方哲学启蒙课》,知道了这种保护意识才是人类得于生存延续的根本,但是,人性的弱点,又是把人类推进文明发展。就如适者生存法则,这个“适者”的标准无法定义。要命的哲学,让人疯,让文化灭而起……
问题解决了,信息年代,除了接受新的认知和东西,我们就是埋单者,因为,总是有“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年代,立体并快速呈现在生活中,已经进入我们生活方方面面了!
倡导:除了学习,就是立即更新自己大脑接触面,就如手机中,每个app差不多就有提醒——更新,请问一下:你的大脑有更新过吗?推荐一本书,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就是思维方式重新定义,去适应这个时代。
因为你不得不必须如此,就如:10岁孩子年薪201万,阿里招聘中,84岁跳广场舞大妈,年薪35-48万,这个就是现实,不仅仅街边消息……
时刻更新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将是时代发展趋势,我们的退休生活,不再是上一辈那样的了。
把你拥有的智慧和学识,把它们转化起来,用文字表达留存,是一种趋势,因为文字可以传播,而原创时代,就是这样,只要真实,都是好作品。
欢迎你加入老百姓的007不写就出局写作社群,因为普通的人,拥有普通的视角;因为普通的生活,拥有真实的写照,把自己的一辈子记录下来,让自己的孙子的孙子了解到,今天我们的努力和奋斗。
就如学校老师要买的书籍《傅家家书》、《雷家家书》……他们也是一些书信来往。那请问一下:我们老百姓也可以来个《宋家家书》、《张家家书》,也是完全可能的。
我是一个育儿心理师,只是爱好写作,把生活用文字记录,用感受提醒自己更新,让自己的成长有迹可循,让自己的问题输出倒逼自己输入。
我行,你也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