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很好,又有许多人聚在院子里晒太阳。午饭后我们窝在院子里,不一会儿则则进屋去拿东西。
粗眉老太太也坐在院子里,则则一进去拿东西 ,她就开始指点江山了:“这个则则啊,越长大越难看了,小时候还挺可爱的,长大了就丑了。”
我看着她的样貌想象了一下她年轻时的样子,沉默不语。
则则一回来,她就住嘴了,开始别的话题。
讲到我和则则身上的同款新衣服。粗眉老太太说起自己女儿最近店里同样的格子大衣被预订了。
老陈同志随口问了一句你女儿的店在哪里,她即刻摆高了姿态:“我女儿店里卖的东西可和你们穿的不一样,七八百一件的欧货。”
我回头和则则说悄悄话,这辈子买衣服都要躲着她女儿的店了。
这种人与我而言真的挺讨厌的,她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夹枪带棒,但偏偏又不是因为我想象力丰富把她妖魔化了,则则和周围的人有时听了也不舒服。
就连夸个人,最后都能夸到自己家人身上去,把对方贬得比地底泥还不如。说到底,这不过是一种可悲的比较心理。
而这样的人,我所见所闻的不在少数。
到了大学很多女生开始化妆,那天见到一个同学化得很新鲜漂亮。
于是有人就去问了一下她用的化妆品,得到的回答就是“我用的都是好货,你买不起这样子的回答。”
老三也讲过,小学时班里有个女生,天天换新衣服,花枝招展地来,花枝招展地去,结果某一天看到买菜的她妈妈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来给她送东西,还受到了女儿的嫌弃。
人因为有竞争心理所以不断上进,但如上所述的比较的行为与其说是单纯的比较心理,不如说是多方面的不足。
比如: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到自己的好就看不到他人的好,但实则这世上没有谁比谁高贵。
心理不足嘴上来凑,自己不够好而别人不在乎,就使了劲儿把自己的优越条件摆出来。
争先只因恐后。不用负责的牛皮、不用付钱的贬低是某些人的真爱,既然不用付出代价就能让自己从中获得快感,何乐而不为呢。
但毕竟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尤其在朋友之间,这样的打压他人的比较方式只会使得两个人各方面的平等与和谐被单方面的自我抬高打破,最终友情也散尽了。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需自我吹捧,你何必抓着自己那一点儿优秀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