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短文--《孔子学琴》,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这篇文章里面的内容竟是如此的丰富,思想大为震动,今天从其中一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原文如下: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文章或许比较拗口,简单翻译如下!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增加新内容了。”
孔子:“我熟悉了乐曲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
过了几天,师襄子:“你学会弹奏技巧,可增加学习内容了。”
孔子:“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你已经领会曲子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
孔子:“我还不了解作者。”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申请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最后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写这首乐曲呢?”
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拜服:“我的老师也认为这的确是《文王操》。”
孔子之所以能被称为圣人,在这个小故事中,单从学习的角度我们似乎可以管窥到一点门道。
孔子学琴有习曲、得数、得志、得人四个阶段,对应到我们工作,不妨也从这个角度来细分一下。
分析一下四个阶段,分别进行落地。
习其曲就是熟悉乐曲的形式,得其数就是掌握弹奏技巧,得其志就是领会曲子意境,得其为人就是了解作者(文章背后的故事)。
从教育培训行业招生顾问的角度来做一下解读。
习其曲就是了解业务模式。我们把业务流程细分一下,第一步邀约,第二步客户到公司体验,第三步测评及初步促单,第四步客户临走二次促单,第五步初次电话回访三次促单,第六步长期跟踪。这是针对一个没有现场签单客户的流程,如果到了第三步就能签单的客户,后续的就是安排孩子上课了。这是个大概的流程,对应到具体的业务还需进一步的细化。
得其数落实到工作,就是掌握了技巧,对应到邀约,就是掌握了邀约的技巧;对应到测评,就是掌握了测评的技巧;对应到促单,就是掌握了促单的技巧;对应到二次促单,就是掌握了二次促单的技巧;对应到首次电话回访,就是掌握了三次促单的技巧;对应到长期追踪,就是掌握了长期追踪的技巧。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话术,用反复锤炼过的话术把每个细化的步骤做到行云流水。
得其志落实到工作中,就是领会了意境并能够迅速进入意境,这个阶段就不单纯靠话术了。对应到邀约,就是十秒内打消客户戒备并愿意主动交谈,做到极致的话,在邀约阶段就能把有购买力的家长说服签单;对应到测评阶段,能够在讲完之后就把客户说服并当场签单,对于暂时无法签单的也会让客户在回去后把这事当作最重要的事情,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回来签单;对应到二次促单,如果前边的流程都做到了极致,这个过程所要面对的客户就是非常理性的了,这就需要配合超强的专业知识和未来美好预期了。
得其为人落实到工作,就需要非常专业了,除了在招生的角度来熟悉所做的课程,还要在课程内容上、研发课程以及课程研发背后作者的故事的角度来思考。
从销售顾问的角度如果能够把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做到极致,就足以成为行业的销售冠军了,再进一步如果能够得其为人,那么在这个行业或许就足以被称为专家了。
教招冠法:解决销售大问题,比如
开发一个客户,可能会遇见很多组合式问题,大体可以归为几大类:
1、找不到客户群?
2、见不到客户的面?
3、见面不知道说什么?
4、搞不定“客情关系”?
5、客户已有固定供应商?
6、产品价格高无竞争力?
7、客户无需求?
8、客户玩命杀价公司又不同意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