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瓯清茗萦香 梦回红楼海棠俏————读《红楼梦》有感

独倚小窗,伴一壶碧螺春,携一本红楼。灯光下茶香氤氲,红楼这扇门又开了……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十岁观红楼,目光仅仅落在宝黛二人悲凉的结局上,浅浅的认知。为黛玉逝去扼腕,为宝玉出家叹息,为宝钗孤生感伤。

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红楼罗列,美景怡人。数名女子的生活就要在这里拉开帷幕了,大观园里,她看起来却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却给我很多感悟。也许是木石之盟、金玉良缘的主线太突出,在最初读红楼时,我并未注意到这位直爽豪迈的女子。不似温婉的宝钗,多愁的黛玉,少一分端庄文静,多一丝天真洒脱。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她的判词揭露她萧然的一生,父母双双离世寄居在贾府,她的处境似乎比黛玉还差些。即使有叔叔婶婶照应,却也是把她当成女婢使唤。湘云才华横溢,不比她人逊色分毫,一句“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让黛玉一时无言相对。而她的直爽豁达更让人印象深刻。随和安逸的她深得贾母喜爱,娇憨不做作。再读红楼,才能体会到史湘云的可爱:虽是四大家族之一史府千金,烛火下依然摸索着针线活;即便没有双亲的庇佑,生活中仍旧不改笑容满面;正义之心凛凛然,不忘帮助迎春教训丫鬟的无理。这样的她,哪里比黛玉宝钗逊色?

犹记得那一幕:醉眼芳树下,半被落花埋。芍药花下,醉卧青石板,落红飘摇散在身上,蝴蝶翩然相伴,可爱的湘云嘴中还念叨着酒令。豁达了然,随性生活,与世无争。《菜根谭》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湘云便是这样的淡然处世,不过分追逐些俗物,确实令人敬服。而观之当今社会,多少人在尘世中漂浮,为达成一个个欲望遮蔽了内心原有的真善美。在温室包围中的我们,多少人真正学会独立,学会坚强,学会乐观?是否还在父母的肩头依偎着,呢喃着?生活不止给予我们困难坎坷,更多是通过这些来磨练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的能力。湘云的经历是凄惨的,但她豁达的人生态度成就了她,积极面对周遭的不如意。顺遂时,记得享受生活;不平时,也要笑对人生。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我对此深信不疑,没有谁的生活一帆风顺,也没有谁的生活惨淡到底。有些时候,我也会感叹命运的不公,觉得命运从我手里夺取太多,但幸运的是我在其中成长和收获,学会珍视拥有的一切,学会乐观学会释然。还记得曾经沮丧时朋友半开玩笑的说:因为你有双下巴,所以别轻易低头哭泣。当你觉得不幸运的时候,看看这世界上,还有一些人连基本的生存需要都难以维系,还觉得自己最不幸吗?幸福是有比较级的,就如一杯普通的白开水一般,没有果汁的甜美与多彩。而当我们尝尽千滋百味时,忽而忆起来的依旧只是那寻常的滋味。

读一本书做一段修行——红楼于我,便是珍惜二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红楼,莫漏红楼女子;论红楼女子,莫少“金陵十二钗”;论“金陵十二钗”,莫缺薛林二冠。 关于薛宝钗,其诚然是个出色...
    我的猫叫伍毫子阅读 6,792评论 25 75
  • 文/第一滴露珠 一 《红楼梦》的读者,不喜黛玉的嫌她哭哭啼啼,不喜宝钗的厌她老于世故,唯有一人,博得人人赞叹,一百...
    第一滴露珠阅读 1,652评论 15 18
  • 第一次见她,是在15年的6月份,那时候我刚毕业,见到她的第一眼,觉得她的头真小,脸怎么可以那么圆。 我...
    seeumine阅读 203评论 0 0
  • 洗完澡,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喝着最后一罐奶啤,刷着朋友圈。 又是一张红本本的截图,大概是今年看到的第六本了,一边按着...
    迷茫与乐活先生阅读 231评论 0 1
  • 我抱着初升的圆月的时候 太阳给了我热烈的掌声 我亲吻了我怀里的月亮的脸 漫天的玫瑰都羞答答的眨着长睫毛 石头弹起了...
    许二可阅读 288评论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