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安笙
上篇主要讲述了人生和哲学的关系,关于如何实现理想以及用原则原理做各项决策,今天主要围绕磨炼灵魂,提升心志和用利他之心过好人生。
三、磨炼灵魂,提升心志
稻盛和夫说,谦虚、感恩、自省、率真是我们必须秉承的美德。然而,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我们总是被各种诱惑、欲望所迷惑,导致良好的美德不断的丧失。
欲望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原动力,这点无可厚非,然而,欲望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步小心就将跌入悬崖。
因此,重要的是尽可能摆脱不良的欲望,远离蛊惑人心的“三毒”——贪、嗔、痴。贪:欲望,嗔:恼怒,痴:嫉妒,憎恨。此三毒,是人们痛苦不堪的元凶,我们要远离他们。
为此,我们就要不断提升心性,磨炼灵魂,不可虚伪,不可自私、不可放纵、不可奢侈,要言行高洁,严于律己。
如何才能磨砺心志呢,稻盛和夫总结出了六项精进: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二)谦虚戒骄
(三) 天天反省
(四) 活着就要感谢
(五) 积善行、思利他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稻盛和夫说,人为何会变得傲慢,很大程度上是将才能私有化。企业的大领导、官员、干部为何丑闻缠身、贪污渎职,就是因为他们把才能据为己有,他们认为他们的职务、才能纯属私有,心安理得地把才能用于满足自己的私欲。
因此,稻盛和夫提出对于领导的要求要德重于才。西乡隆盛曾经说过“德高者升官位,功多者厚俸禄。”
中国明代的思想家吕新吾在《呻吟语》中说: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因此,对于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和才辩,而是基于明确哲学的深沉厚重的人格,拥有谦虚、内省、控制私欲,坚持正义的勇气,持续自我磨炼的慈悲之心。
不仅是领导者需要提升心性,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对于工作,做到不马虎不偷懒,拼命工作,认真生活,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常怀感恩之心,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并且要率直的表达喜悦,不管多小的事,只要开心,就率直地表达出来,不绕圈子,不装深沉。
四、以利他心度人生
“利他”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点严肃,其实很平常,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比如,想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想给父母舒适的生活,想给妻子一个温暖的拥抱,为家人努力工作,帮助朋友等等。任何行为,只要是出于对周围人的关爱之心,就已经是利他了。
什么时候人的内心会充满深切、纯净、极致的幸福感呢?绝不是私利私欲获得满足的那一刻,而是利他行为开花结果的时刻。而且贤明的人都会发现,为他人尽心尽力的行为,不只是对他人有利,最后福报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同样有利。
相信我们都听过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天堂和地狱的条件都是一样的,相同的大锅,相同的美味的面条,相同的长长的筷子,唯一的区别在于人心的不同。地狱的人都想着自己,争先恐后的盛起食物,无奈勺子太长都送不到自己的嘴巴,结果谁都吃不到,成了饿死鬼。而天堂里刚好相反,人人都把食物给周围的人吃,结果所有的人都能吃上美味的食物。
住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人,因为有无关爱他人之心,而分出了天堂和地狱。这就是这则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天堂和地狱之分由心态决定。
创办企业,也要将利他贯穿到经营企业中,稻盛和夫说:利他是经商的原点。
“真正的商人应考虑人我双赢”。意思是商人从商的极致就是让对方得利、自己也获利。这其中包含了“自利利他”的精髓。
赚钱不易,用钱更难。以利他精神转来的钱,也要用利他精神花出去。这样才能“正确散财”,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利润只是受委托临时保管,最终需要贡献于社会。
一旦把关爱和利他之心丢光,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利己的欲望。容忍乃至放任这种利己的欲望,结果必然招致可怕的社会混乱。
五、与宇宙潮流协调和谐
根本而言,人生由看不见的手所主宰,这无形之手有两只。一只叫命运,一只叫“因果报应法则”。就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因生善果,恶因得恶果,因果规律,单纯明快。
命运和因果,这两项重大的原则支配了所有人的人生,命运是经纱,因果法则则是纬纱,两者交织成人生之布。因果法则强于命运的法则,想好事,做好事,就可以改变命运的走向,使命运往好的方向转变,命运不是宿命。
宇宙本身具备让万物向善的意志,促使宇宙间一切事物成长发展,宇宙森罗万象的成长发展乃是必然,我们人类自然也不会例外。
所以,只要秉承与宇宙意志相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作就一定会顺畅,人生就一定会幸福。
大道至简,大道相通,大道无我,大道利他。
踏着人生的正道,走向光明的未来。
——END——
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第三期 第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