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人的餐桌上,肉食是最常见的食物,可以说那些欧洲人堪称无肉不欢,可是他们餐桌上的肉食却显得比较单一,他们到如今也接受不了动物内脏、鸡爪、猪蹄、鸭脖子之类的食物,只有牛排以及火腿属于比较普遍的存在,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早在十七世纪,一位食材供应商和皇宫贵族的伙食管理者,经过研究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1659年,贵族们不再需要猪耳朵;1660年,排骨也不再被采购;1667年,内脏在契约中消失了;到了1670年以后,动物的脚、鼻子、背、小肠等,也不采购了。
就连猪肉,国王和贵族们慢慢开始只吃小乳猪和火腿,可是在17世纪之前,包括皇室贵族之内,还没有这么挑剔,他们也吃猪内脏,也啃猪蹄子……那么在17世纪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让这些欧洲人对肉食如此挑剔?
相信大家都知道,17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尽管贵族们依然享有特权,拥有大量的财富,但是小资产阶级们的出现,让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生活过的越来越好,在饮食方面,贵族们已经难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于是,急于彰显自己高贵的贵族阶层,开始精细化自己的食材,动物内脏不吃了,猪蹄猪耳朵也不吃了,你们穷人吃去吧!他们的餐桌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贵族们吃的是禽鸟类和烤乳猪、火腿、精选牛肉……等等一般人吃不起的东西。
新兴的小资产阶级,虽然过不上贵族的生活。但是有了钱之后,也想吃些好的,并且要和底层贫民区别开来。于是,他们的餐桌上出现了各种猪肉、牛肉、羊肉,也越吃越精细。
至于平民们自然不会挑挑拣拣,他们依然会吃动物的内脏,1746年的《资产阶级烹调》一书中写到:“在谈论菜牛的主要部分时,我不愿详谈……这一部分只供那些地位低的人使用。他们用大量的盐、椒、醋、蒜和青葱来掩盖其异味。”
直到十八世纪之后,普通平民也开始抛弃复杂的调味方式,选择所谓的“自然味道”。根据记载,他们非常喜欢单独烹制肉,在上桌之前不加入任何调味汁。其实有点像现在的西餐牛排了:快速烤制,上桌的时候再浇上各种调料汁。
因此,在这种大环境的熏陶下,欧洲人吃肉的方式,也慢慢有了很大的变化。保持原汁原味,简单的烹饪方式,精选的肉类部分,成为一个有品位的贵族,也就造就了现在欧洲人的餐桌现状变得越来越单一。对于他们而言,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尝过卤猪蹄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