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说,本纪讲的是帝王。太史公的第一个本纪说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帝,他们分别是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和虞舜。
太史公说,从黄帝到舜、禹,他们都姓公孙,只是国号不同。黄帝的国号是有熊,帝颛顼的国号是高阳,帝喾的国号是高辛,帝尧的国号是陶唐,帝舜的国号叫有虞。
关于有虞和陶唐,《千字文》有“推位让国,有虞陶唐”的说法。说是唐尧和禹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说到千字文,不得不多说几句。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据说南北朝时候的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体,让他的亲人练习书法。后来又觉得单个字练习杂乱无章又枯燥,就命令手下一个当散骑侍郎的官员,叫做周兴嗣的,把这一千个字编成一篇韵文,这就有了千字文。千字文现在属于国学启蒙书系列。小孩子们还没上学,有可能就会先读千字文。
五帝本纪最后一段,以太史公曰结尾。太史公说“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着,故著为本纪书首”,也就是他一并依据搜集的各种文献次序论说,选择其中记述特别典雅的,以此编著成《五帝本纪》,作为全书的首篇。
我翻看了一下,几乎每个章节最后,都会有一段,起句就是太史公曰。想想也是,搜集了那么多掌故资料,写了那么长的故事,司马迁一定会感慨良多,势必会给自己留出点地方,写写感悟,抒发一下情怀,借以遣散胸中郁结。
那接下来就看看,这首篇里是怎么写五帝的。
翻阅纸书,发现太史公写五帝笔墨不一,偏爱明显。黄帝21行,帝颛顼5行,帝喾9行,帝尧44行,禹舜64行。写每个人时,不但讲他本人,还讲了许多他的功绩与故事,这又牵扯进来更多的人,更多的典故和背景。加之文字洗练,读起来就像是啃干粮,咬一小口,就费牙耗力,嚼得人腮帮子疼,绝对不能以吃清粥小菜的闲适来对待。
我先画了人物关系图,发现还真如太史公所说,这历史上的五帝,实际上就是原始社会大氏族部落的首领,而且,还真是一脉相承。
读书的过程中,还发现这里面还个姓,名,氏,以及国号的问题。
举个例子,第一次介绍五帝时,是这样讲的。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帝尧者,放勋。
禹舜者,名曰重华。
五帝本纪结尾处,太史公总结时又提到他们的国号。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
我在看电子书时,发现有小伙伴标记了这样的问题:黄帝不是叫轩辕吗,怎么又叫有熊了?尧不是叫做放勋的吗,怎么是陶唐,名叫重华的禹舜,怎么又成了有虞?
我在百度百科上查,有一条黄帝的词条。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关于有熊,百度百科说,有熊是黄帝部落名,并非国家,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北关轩辕丘。有熊是族中之王的意思,是华族部落首领伏羲女娲的继承人,世袭龙图腾。
查到这里,黄帝叫法的差异就有解了。我整理了五帝的姓,名,还有国号。
这里有个发现,黄帝改过姓,姓还可以改吗?
关于姓,《说文》里讲: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说,天子因生而赐姓。姓最初代表共同的血缘,血统,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姓从女,其本一母也。氏为宗号,氏古唯王公贵族有之。五帝以降,有立功业,建诸侯者,别创氏号,以为姓之支也。秦朝以后,姓与氏合并为姓氏,在汉文里同义。
字源上讲的姓和氏,很好地解释了姓氏的概念。
那为什么黄帝又改姓姬呢?这可能跟黄帝生于姬水有关。就像商鞅,本名未鞅,封地在商,被称为商鞅。
后人还整理出了百家姓,姓甚名谁也成了我们见面时首先需要了解清楚的,说一个人是谁,一定会先问他叫什么。记得以前去黄帝陵游玩,还专门参观了家族树,也看了每个姓氏的图形符号,还是蛮有趣的。
既然说到了姓名,不妨再说得远一些。
我们中国人的名字,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很容易让人搞清楚谁是谁家的孩子。但是西方人却是名在前姓在后,以强调自我意识,这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