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划的动作机制见下图:
入水后,手沿曲线向下划扫,直到形成抓水姿势(见上图 h)。下划过程中逐渐屈肘,手向下运动加上肘的屈曲共同使得肘高于手,形成抓水姿势。下划导致肘关节弯曲大约40度,即抓水姿态形成时肘关节的角度大约140度。抓水时手和前臂稍在肩线之外并向后迎水,手掌朝向外后方。抓水的姿态特征见上图 h (右臂) 和下图 b(左臂):
抓水时手在水下较深的位置,距水面大约40至60厘米。
抓水位置处手和前臂平齐十分重要,否则将损失内划过程的推进力。如果手和前臂正确对齐,可以从肘部沿前臂和手向指尖画出一条直线。泳者一定不能在抓水姿势形成前就向后推手或向内划扫。
划臂模式图显示在下划过程中手也会向外侧移动,但泳者不应该刻意做出这个外向动作。它是肩部旋转的副产品,是自然发生的。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泳者强调该动作方向通常手都向外划得太宽。
下划动作并不产生推进力。其目的之一大致是防止对侧手臂的复原导致吸气时脸没入水中。这只需要手臂下行提供的少量支撑力。当然,下划的另一个目的自然是让手臂进入抓水姿势。第一个具有推进力的动作——内划,正是开始于抓水动作形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