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给一个朋友微信,问候他老母亲身体如何?他告诉我,准备周日到河南找大哥给老母亲讨要生活费。我惊讶道,你大哥难道不管吗?他半天没回信,我想他有难言之隐,就没继续追问。对于他家的私事,我略有所闻,只知道他80岁的老母亲身体每况愈下,稍微不舒服就给他打电话,刚开始他还能应付,随着老母亲身体越来越差,他也吃不消了。记得几个月前,我找他办事,聊天时知道他老母亲在医院住着,哥哥姐姐不管,80岁的老娘成了他一个人的娘,他忿忿不平:他们为什么不管?为什么不尽孝?我一时找不到话安慰他。
80岁的老母亲生养4个子女,应该享受子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可怜老太太独自住着,只有生病时才能看到子女回来吧。如今,除了一个儿子去探望外,其余的三个子女不闻不问,甚至连赡养费都不拿出来,更别提来看老人了。 我问了他,他说大姐小弟没钱,言外之意是自身难保,大哥远在河南装马虎。我脑海立即浮现一个问题:如何善待养日渐苍老的父母? 根据卫计委最新数据统计,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今后要面临严重问题:我们将如何去赡养年迈的父母?而我们自己老了又该何去何从?我这个朋友是60后的,他姐弟四人赡养80岁的老母亲都心有余力不足,那我和弟弟以后又如何去善待父母呢? 但凡子女有能力都不会袖手旁观,中国人最讲究孝道的,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善待父母不光是口头话,还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
公益广告有句广告词写的特别好: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你。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爱,最难以报答的就是父母恩,以反哺之心孝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这些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今我们把眼光集中在下一代身上去了,小孩打个喷嚏全家人都感冒,老人只有到濒临垂危时才引起家人注意,如此大的反差,引人深思。有的老人把生死看的很淡,觉得活到这个岁数很满足了,宁愿自己吞下苦果,也不让子女担心。如果一个人晚年境遇凄凉苦楚,缺乏关心和问候,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就像朋友的老母亲,80岁是活一天算一天,就算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一句问候,一点关心,常回家看看,陪伴母亲说说笑笑,应该不是很难得事吧。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为人子女最痛心的事,为什么父母健在时,就不能好好善待父母呢?
当我们还年轻时,就要努力工作,努力打拼,趁着父母身体健康时,我们就要学会自食其力,多赚钱,这不仅是为了养活自己,而是为了某一天,当父母患了重病,能拿出救命的钱换取父母的生命,当父母老了不能动,能请得起保姆照顾,所有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让父母在有生之年享福,活得舒坦过得快乐。不要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更不要说现在忙着事业忙着赚钱,其实父母需要的很少,把打麻将上网的时间挤出来陪伴父母出去走走,把煲电话粥的时间省出来给父母打个电话听他们唠叨,把逛商场做美容的时间减少陪着父母拉家常,把无用的应酬推掉用来请父母吃一顿,父母是最好哄的,哪怕一个善意的谎言都能哄得他们眉开眼笑,尤其是年迈的父母,只要看到子女围在身边就心满意足。
请记住: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孝道和善待老人。惟有孝行善行,才能看到一个人的德行,一个人的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