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懺悔與收穫中成長。
懺悔是成長的一部分。
也許我們在生活中會感到許許多多的不公平,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在誕生之初我們都是站在同一起點的嬰兒,我們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因此我們必須去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因此在有限的一生中一定會有許多疏漏之處,那些不成熟的舉動也許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傷痛,比如在小說中,“我”對漢娜的冷漠,漢娜沒有放走囚犯的舉動,都讓他們承受著心靈上的痛苦。但在痛苦之餘,他們也在想方設法彌補自己的錯誤,在救贖的過程中,誰又能說這不是一種成長呢?
一段感情中收穫的不只是愛情,還有成長,成長不一定是指身體方面的長大,而是心靈。
男主米夏在家庭中缺乏關愛,文中有這樣的描述,他感到自己的父親把家庭成員當作寵物,他的生命就是思考閱讀寫作教學,而他希望自己的父親能把家庭當作他的生命。因此會對這個在自己生病時給予幫助的成熟女性產生好感也不足為奇。他對她的渴望,不單單是情慾上的渴求,更多的是想要得到一份被寵愛的感覺。“迄今為止,每與一個女人睡過一夜之後,我都會產生一種感覺:我被寵愛了,為此我必須要報答,以愛的方式報答她”,可以看出男主其實非常缺愛。而女主的出現填補了他內心空缺的部分。其實相比肉體,他更希望得到漢娜的愛,而一開始,漢娜並沒有對這個年輕的小伙子產生感情,她只是享受情慾的滿足。但是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的變化。
男主在與漢娜的相處中越發自信和獨立,“漢娜給了我那麼多自信,這使我感到驚訝”。他跟上了落下的課程並且讓老師同學刮目相看,可以和女生們泰然自若地相處。
而漢娜也從固執地掩蓋自己不識字的缺點轉而變得主動學習寫字,她在牢裡閱讀關於集中營的書籍,用錄音帶學習讀寫。在監獄裡的那段時光,男主寄來的錄音帶,是她希望之源。
而小說的題目為the reader,是貫穿整部作品的核心,朗讀可以看成學習的過程,男主在為女主朗讀的時候,是帶她走進了文學的世界,感受文學的魅力,給她單調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從過去冷靜無情的法西斯看門者,漸漸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想要為自己的行為贖罪,這是一種慢慢得到教化的過程。從殘缺的機器轉變為真正的人。“漢娜鼓起勇氣去學習讀寫,這標誌著她已經從未成年向成年邁出了一步,脫離蒙昧的一步”。
就像書中所說的“我做過什麼和沒做過什麼,她對我有過什麼傷害——這些恰恰成了我的生活。”他們互相的成長構成了雙方生命的一部分。
最後,以小說裡引用的里爾克的一首詩,來闡述我心目中最好的愛情。
當我們敞開心扉時,
我們合而為一。
當我們沈浸時,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當我們消失時,
你在我心裡,我在你心裡。
這之後,
我是我,
你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