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也很矛盾

一生是不是只能爱一个人?

当和一个人处于恋爱或者婚姻状态时,如果遇到更加合适的人或者soulmate,能不能喜新厌旧,开始新的追求?于社会道德层面:不可以;于人性方面:为什么不可以去追求当时真心想要的?歌德作为一个文学家,和其他男人一样总是想拥有二十几岁的年轻小姑娘,他也想遵循内心的需求,但是这样随心所欲,不仅会遭社会道德谴责,可能还会导致恶果出现。

我猜想歌德也一直在思考到底怎样做才是对的,所以写下了《亲和力》,表达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和偏向。

亲和力,是瑞典化学家白格曼在1774年创造的一个拉丁术语,意即“选择的亲缘关系”,作为科学术语,它指的是在自然界的不同元素和物质之间,相互吸引和聚合的能力和强度是不同的,当不止两种元素在一起,或于两种原来聚合在一起的元素中又参入别的元素时,它们之间就会相互进行“选择”,结果总是亲和力更强的聚在一起,亲和力较弱的则自然分开。

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人类同样逃脱不了。男女主人公爱德华和夏绿蒂历尽挫折终于走到一起,却因为好友奥托上校和侄女奥蒂莉的到来,因为“亲和力”法则四人之间的关系重新洗牌,感性、冲动的爱德华和年轻优秀的奥蒂莉爱得热烈,理性、谨慎的夏绿蒂和才华横溢的奥托上校相互被对方深深吸引。爱德华和奥蒂莉感觉有了对方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誓死要和对方在一起,夏绿蒂和奥托却在考虑了各种后果之后选择放弃自己的所爱,让生活回归到从前的样子,这两对情侣的做法刚好代表了目前常人的两种反应。

在这充满变换和动荡的世间,要求婚姻关系绝对的、永久的稳定是不是不太恰当,有反自然法则;但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物种,是因为人具有理性的一面,婚姻则是一切文明的起点和顶峰。如果选择理性,会牺牲当时自己内心原始的欲望,换来一切稳定;如果选择感性,在满足爱的欲求时,会带来社会指摘和对家人的伤害。歌德在整本书里一直客观表述四人之间的关系时,似乎更偏坦于爱德华和奥蒂莉,也许他内心就想这样做,但是后果就是儿子溺水和两个人并肩长眠,他也许还是有所担心的。

如果人类对爱情总是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恐怕就缺少稳定和长久发展力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从前,在埃及街的一栋房子里,住着一只兔子,他的全身几乎都是陶瓷的。他的胳膊,腿,手脚,头,躯干以及鼻子都是...
    杨梦龄阅读 2,997评论 0 5
  • 叔本华认为,人生即痛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 他将悲剧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
    浅浅落落阅读 5,211评论 0 8
  • 如果这是一个实现梦想就必须失去所爱的世界,那么—— “亚急性硬脑膜下出血,准备颅骨钻孔。” 躺在手术台上的男人像是...
    十六两糖阅读 1,976评论 0 2
  • Chapter7 “Hey,guys.”达斯汀欢呼起来,“今晚有比尔盖茨的演讲,去吗?” “比尔盖茨和君士坦丁没有...
    巴赫_cf8f阅读 1,193评论 0 1
  • 今天,我们的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爱国的,也有伪爱国的;有健康养生,也有赤脚医生;有专家,也有砖家。我们...
    李瘦城阅读 352评论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