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几位很好的桌游朋友,其中有一对是亲兄弟,一个叫塞巴斯蒂安,一个叫托比,前两年的时候,这对兄弟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我家里同大家一起玩桌游,到后来每个周末,就只有塞巴斯蒂安来,托比极难抽身来探望我们,就连圣诞节也只是手机上互相发送个祝福而已。
有一次我实在按捺不住,就问塞巴斯蒂安,你弟弟呢?这才晓得他爱上了一个女人,那女人还带着两个女儿,托比他一边要工作,一边要照顾这三个女人,很忙,而且即便不忙的时候,也宁愿同这三个女人处在一起,再后来,这两个女儿又喜欢上了狗狗,托比便买了一只大犬给她们,当然了,女孩子们主要是跟犬玩,照料狗狗的事情,比如买狗粮啊,给狗狗造屋子啊,也都是托比做。
塞巴斯蒂安这样跟我描述托比现在的生活:简直就是一个工作男加家庭妇男模式,早起做好早餐,吃完送女儿去学校,然后去上班,若非公司里有急事,送两个女儿去学校的事情是不需要他女友帮忙的,下班后女友做饭,但是他会负责陪两个女儿去林子里玩,遛狗,或者一起读书。总之,托比的时间和心思,都放在了三个女人和狗狗的身上。
这周末塞巴斯蒂安开车载着我和另一位好朋友去超市买吃的,停车的时候恰巧看到托比的车也停在那里,果然,不一会儿就看到他推着满满的购物车出来,购物车里,基本都是三个女人和狗狗用的东西。
有时候我和男友也会去塞巴斯蒂安家里,塞巴斯蒂安住在郊区,以前他和托比都是住在二楼的,但是现在托比自己在市里买了房子,同那三个女人和一条狗住在一起,但托比也经常回老家。有一次,塞巴斯蒂安带我到托比的房间里找CD,结果我就看到相片上那三个女人的照片,母亲大概也就三十岁的样子,是个欧洲人,而两个女儿却是黑人......
塞巴斯蒂安同我解释,托比和这个三十岁的女人,其实并未结婚,他们只是彼此欢喜,在一起开心,便在一起了,两个女儿,实则是非洲难民,他们收留的,但为了他们,甚至决定不要孩子。
同托比一家相似的还有我们的邻居施密特“夫妇”,这对“夫妇”都是妇科医生,就在本地市医院工作,今年的一月份,施密特夫人还生下了一个男孩子,两人可以说彼此非常恩爱,很明显就是一家人。那么我为什么要在夫妇二字上加书名号呢,因为他们压根没有注册结婚,也就是说,从法律层面而言,他们不过是未婚同居者罢了。
再然后就是我的教授和教授的夫人了,他们是在自己的孩子二十九岁的时候才领证结婚的,也就是说之前他们其实只是生活伴侣,而非夫妻。
我举上面三个例子主要是想说,在德国,领证结婚,并不是生活必需的一件事情了,互相欢喜便在一起,而且互相照顾互相付出,不喜欢了便不处了,没有那么多是是非非的牵扯。
可能有人就会说了,他们不愿意结婚是因为离婚的成本太大,尤其是在德国,若女人生了孩子,孩子不带到2岁3岁是不允许工作的,这种情况下男方就得付给女方三分之一的工资芸芸,负担重,自然不愿意结婚,惹上这些法律义务。
是,是有人因为这样的原因选择不结婚,可我在自己身边看到的这些人,没有一个男人说是因为负担加重才不娶女人的。虽然没娶,但他们照样把工资拿来给女人和孩子们用啊,也照样为女人孩子付出时间和关爱啊——婚姻原本就是一种仪式,向大众宣告自己对某人的所有权,你觉得这仪式重要,它便重要,因为它昭示你的慎重和严肃,并间接向世人承诺,此生必对自己的伴侣忠贞等等。但仪式终究只是一种仪式,过日子还是得看情和义,若少情少义,仪式再华丽又有何用?
也曾经跟一个留学生朋友谈及此事,我这朋友说,若一个男人不愿意娶这个女人,我相信,他肯定不是真爱她。
这话我真的是听腻了。
不止他一个人这么说,很多很多人都这么说!
我就想,咦?
男人不娶女人=他不爱她?
真的?
No,NO!
前面三个例子明显就是反例。何况,每个人的爱情经历都不一样,你一个外人仅仅凭借他不能娶她,便断定他不爱她,天哪,你的逻辑就这样单一?
我在德国这么久,认识这么多德国朋友,我从来没有在同他们聚会的时候听这个人说那个人闲话,听这群人八卦谁跟谁有一腿,或者谁跟谁要结婚要离婚了。
大家就是很自然地看待一切现象的发生,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自有它的道理,人家生孩子了,你送个祝福就可以了,没必要来一句,哎,真假啊,你那肚子是拿什么塞进去的吧?人家结婚,你也祝福一声就好了,没有必要来一句,哎,你那个前男友怎么不跟了?
很多事情,其实自有它的预兆,你只要循迹而行,自然对待即可,抱着太功利的心和眼光看,只会让你自己累而已。婚姻,亦如此。结不结,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选择,何况这个社会,已经不是父母那个年代了,婚姻真的不是一件必需品,而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罢了。
生活中,比婚姻更为重要的是拥有托比那样朴素诚爱的心,无事时,带着三个女人和一条狗,畅游山水,采花种地;有事时,专注去做,心无旁骛。
你会说,是啊,人家德国父母不逼婚啊,而且人家有钱啊,还有,人家福利好啊......
你要真这么说,其实我也不想辩解,因为确确实实现实当中这些问题存在着。但我还是觉得要不要结婚,跟真爱一个人,压根不是一回事,而且,能决定你自己内心的,始终是你自己,你的父母以及社会的因素,都不过是外在因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