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页面绝大部分由4类元素组成:文本、图形、多媒体文件(视频音频)和超链接。
不是具有“会动”的元素(如视频、Flash等)的页面就叫动态页面。判断页面是否动态页面或静态页面的标准在于:是否与服务器进行交互。
在“段落与文字”这一章我们至少要学习以下内容:
(1)标题标签
(2)段落标签
(3)文本标签
(4)换行标签
(5)水平线标签
(6)特殊符号对于一个HTML文档,往往包含有各种级别的标题。在HTML中,共有6个级别的标签:<h1><h6>。<h1>到<h6>标签中的字母h是英文header的简称。作为标题,它们的重要性是有区别的,其中<h1>标题的重要性最高,<h6>标题最低。在此说明一下,一般一个页面只能有一个<h1>,而<h2><h6>可以有多个。标题标签<h1>~<h6>是有顺序的。对于六个标题标签,在一个网页,你不需要全部都用上。标题标签的级别越高,字体越大。
在HTML中,使用p标签来标记一段文字。段落标签会自动换行,并且段落与段落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换行,有2种办法:一是采用两个<p>标签;二是采用换行标签
。用<p>标签会导致两文字段落之间有一定空隙,而换行标签
则不会。
用来给文字换行,而<p>标签用来给文字分段。换行标签是[自闭合标签],其中br指的是“break(换行)”。--段落标签:<p></p>。换行标签:
。在HTML中,对文本加粗,可以使用2个标签:<b>或<strong>。<b>标签和<strong>标签加粗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在实际开发中,想要对文本加粗,尽量用<strong>标签,不要用<b>标签,这是由于<strong>标签比<b>标签更具有语义性。
斜体标签<i>、<cite>、<em>。对于要对文本进行斜体设置,尽量用<em>标签,其他两个用得极少。
上标标签:要想将某个数字或文本变成上标形式的效果,就把这个数字或文本放在标签对内。下标标签:要想将某个数字或文本变成下标形式的效果,就把这个数字或文本放在标签对内。
大字号标签<big>和小字号标签<small>:大字号标签和小字号标签在实际开发中极少使用,因为这两个标签都是纯样式标签,我们可以用CSS来控制字体的大小。
删除线标签<s>:s标签用来呈现那些不再准确或不再相关的内容。在实际开发中,删除线效果一般用于商品标价中,大家在淘宝天猫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效果。在我们学了CSS之后,对于删除线效果,一般采用CSS实现,极少使用<s>标签实现。
下划线标签<u>:在实际开发中,对文本实现下划线效果,我们往往都是使用CSS来实现,大家可以完全忽略这个u标签。
<strong> strong(加强) 加粗
<em> emphasized(强调) 斜体
<cite> cite(块引用) 斜体
superscripted(上标) 上标
subscripted(下标) 下标
-
在HTML中,水平线标签是
,它是一个自闭合标签。hr,指的是horizon(水平线)。 div标签,主要用来为HTML文档内大块的内容提供结构和背景。div,即division(分区),用来划分一个区域。div标签,又称为“区隔标签”。“div+css”中的div就是指我们现在学习的div标签。div标签内可以放入<body>标签的任何内部标签:段落文字、表格、列表、图像等。使用div标签划分区域的代码更加具有逻辑性。
为了使得每个段落首行缩进,我们要在段落前加入空格。空格的HTML代码是“ ”。
往网页中输入特殊字符,需要在HTML代码中输入该特殊字符相对应的代码。这些特殊字符相对应的代码都是以“&”开头,以“;”(注意是英文分号喔)结束的。
可输入的特殊符号:
" 双引号(英文) "
‘ 左单引号 ‘
’ 右单引号 ’
× 乘号 ×
÷ 除号 ÷
< 小于号 <
大于号 >
& 与符号 &
— 长破折号 —
| 竖线 |
说明:这些所谓的特殊符号,要想在网页中显示出来,你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在网页HTML代码中输入该字符,二是用在HTML代码输入该字符所对应的代码。
难输入的特殊符号:
特殊符号 名称 代码
§ 分节符 §
© 版权符 ©
® 注册商标 ®
™ 商标 ™
€ 欧元 €
£ 英镑 £
¥ 日元 ¥
° 度 °
(1)一般标签由于有开始符号和结束符号,可以在标签内部插入其他标签或文字;
(2)自闭合标签由于没有结束符号,没办法在内部插入其他标签或文字,只能定义自身的一些属性。-
<meta/>定义页面的说明信息,供搜索引擎查看。
<link/>用于连接外部的CSS文件或脚本文件。
<base/>定义页面所有链接的基础定位。
用于换行。
水平线。
<input/>用于定义表单元素
<img/>图像标签。
19.标签又叫“元素”。 在浏览器的显示效果中,有些元素(即标签)它是独占一行的,别的元素不能跟这个元素位于同一行,如<h1>~<h6>、<p>、<div>等;而有些元素它是可以跟其他元素位于同一行,如<strong>、<em>、<u>等。在这里,所谓的“独占一行”并不是在代码中独占一行,而是在浏览器显示效果中独占一行。HTML元素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分为2类:
(1)块元素(block);
(2)行内元素(inline);
任何HTML元素都属于这两类中的其中一类。
块元素在浏览器默认显示状态下将占据整行,排斥其他元素与其位于同一行。块元素一般为矩形,可以容纳行元素和其他的块元素。
表1 常见块元素
div div层
h1~h6 1到6级标题
p 段落,会自动在其前后创建一些空白
hr 分割线
ol 有序列表
ul 无序列表
块元素的特点是:
(1)独占一行,排斥其他元素跟其位于同一行,包括块元素和行内元素;
(2)块元素内部可以容纳其他块元素或行元素;行内元素与块元素恰恰相反。行内元素默认显示状态可以与其他行内元素共存在同一行。
表1 常见行内元素
行内元素 说明
strong 加粗强调
em 斜体强调
s 删除线
u 下划线
a 超链接
span 常用行级,可定义文档中的行内元素
img 图片
input 表单
行内元素的特点是:
(1)可以与其他行内元素位于同一行;
(2)行内内部可以容纳其他行内元素,但不可以容纳块元素,不然会出现无法预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