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爸妈邀他们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家里就迎来了五位60岁以上的成年人,再加上我爸妈,就是七位已经做了爷爷奶奶的“老人”,(现代人寿命增长,60岁称老人也不太合适)以下我就尊称他们为“竹林七贤”。球球就以一敌七,变成动物园的小狗,供观摩与点评。
1)
上午我带球球去华德福幼儿园,虽然都是和2-3岁的大孩子一起玩,球球(10个月)在那儿一点也没有违和感,全程轻松自如。我们唱拍手歌、画湿水彩,球球在地板上随意穿梭,还要去抢小哥哥、小姐姐的玩具。大一点孩子用积木玩过家家,球球用嘴啃积木以表示好玩。
下午回到小区,我看阳光不错,就让球球先在草地上随意爬行,接受地气。竹林七贤立马提出质疑,这也太不讲究卫生了吧。草地是在湖边的,微微有点斜坡,竹林七贤生怕球球会滚下去,赶紧拦在下坡处。球球爬来爬去,袜子总会蹭掉了(有时候自己还要去拽袜子),我就干脆让他光脚爬行。竹林七贤说那可不行一定要穿袜子,“寒从脚起”,不然孩子会冻感冒的。回到家里,球球继续在地上爬,竹林七贤感觉我们家就是恐怖森林,一直叫住球球,怕他撞到头。球球抓着桌角就会站起来,他们就把手拦在他的头旁边,生怕他的头碰到。我拿了一颗大红枣给球球抓着玩,他们马上夺下来说不可以。
上午和下午简直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2)
我和竹林七贤说“不要紧,孩子会保护自己的”。他们就跟我说了,他们以前在养孩子的时候,孩子撞破了头去缝针的,孩子撞到眼角血流成河的场景,还有新闻里说,有孩子吃枣噎住去开刀的,拿筷子玩戳死自己的。好有道理,我居然也不知道怎么反驳。
那我不反驳,从华德福幼儿园的一位外教小姑娘的疑惑来想想这个问题。
华德福幼儿园有一位来自拉脱维亚的年轻幼教,上午有两个3-4岁的小男孩跟她闹着玩,就用手比出一把枪指向她,同时发出“biu~biu~”的声音。她很好奇,在中国的时候,所有孩子都会这么玩,不仅男孩如此,有些小女孩也会对她“开枪”。可在她的国家里,孩子没有这样玩。
我不禁想起,是不是我们小时候看“抗日神剧”看得太多了?《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现在中国仍然在大量生产手撕鬼子的神剧。我们的父母、我们都是在“biu~biu~”的开枪神剧中浸泡成长的,所以我们会不自觉地跟孩子玩开枪游戏,孩子也就不自觉地学会了。
开枪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你是坏人,我是好人。到处都是鬼子,到处都有危险。我只有斗争、对抗,才能保护自己。这样的底层逻辑,明显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了,可带这样的底层逻辑,我们无时不刻不生活在焦虑中。我们怀疑一切,生活就变成了恐怖片,孩子的成长要保护保护再保护,绝不能出一点差错。
我猜这种对抗的想法,是现在父母和祖父母焦虑的原因之一。而在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都有另外一种力量来帮助大众摆脱焦虑,那就宗教。西方有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有印度教、中东地区有伊斯兰教等等。所有的宗教里都有一项活动——祈祷。当人们在祈祷时,他们相信有一种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就会对世界充满敬畏之心,顺势而为而不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无论如何让我们改变价值观重新去信仰一门宗教也不太可能,宗教信仰一般是小时候由家族传承的,半路出家的多半是遇到人生变故。
3)
无论是父母还是祖父母在带孩子时,都或多或少带着焦虑的心情(一斗争就会焦虑),这和我们的国情有关,是过去经验累积到今天的呈现。让60岁以上的人再去改变,调整认知面临未来,着实不易。但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可以试着努力改变。
讲授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的资深讲师微微辣有说自己的案例,她养育了两个孩子相差10岁。第一个孩子她亲自抚养,老人也认可她新式养育理念不错,孩子带的很好,可让老人帮忙带第二个孩子时,他们还是回到老路。她给老人各种举证,用实例、数据、权威专家各个方面来告诉老人应该按照她的理念来,可并没有什么卵用。最后她说,虽然一路走来充满辛酸泪水,还是要有自己的坚持。自己做好榜样,示范给老人看。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过,我们的父母从来就没有见识过我们理想的育儿方式(无条件养育)是什么样的,他们都是在充满斗争和有条件养育(多是惩罚)中成长、成熟、瓜熟蒂落的。我们要做示范,我要做太阳,给孩子的生活照亮一点光,这点也能给老人以希望。
我和球爸就在努力践行无条件养育,并期望以此来给竹林七贤做出示范。
4)
我们吃饭的时候,球球会钻到桌子下面,拉着我的腿站起来,他站起来会比桌肚略高。现在的他已经get新技能了,可以轻松的从桌肚里钻出来,绝不撞头。
为什么?放手让他尝试,孩子自己跌跌撞撞,就会get新技能。
平时我不会限制球球爬行的区域,所有家具都没有包住,所有空间也对他开放。球球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也很担心他会不会到处乱翻抽屉呀,开关抽屉会不会夹住手呀,他会不会一不小心头撞到桌角呀。可随着我观察球球的成长,发现孩子真的很容易学会保护自己,这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人类这个物种可以延续生命,写在基因里的代码。
有一次球球钻到茶几下面,茶几很矮,空间也真的很狭小,他钻进去想要坐起身来,发现只要一坐就会碰到头,但他没有哭还在反复试验,撞到头~又撞到头~再次撞到头~我就在外面默默的观察他,约莫过了十分钟,他哭了起来。原来他知道钻进去向前进,前面已经是墙没有向前进的路了,他不知道向后退可以原路返回。他也不能在茶几下面坐起来,突然发现自己困在里面,不知进退,就急哭了。我赶紧救他,把他拉出茶几。后来他就不太往茶几下面钻,因为会困在里面不好玩。如果我当时不让他反复试验就把他拉出来,他一定会觉得那是很好玩的地方,以后趁我不注意再去探索。
我和球爸有一次带球球在星巴克玩,球球站在沙发上自己玩,我和球爸在聊天。一不留神,球球从沙发上翻了下来,头撞到铁的桌角尖尖,发出“嘣咚”一声。我和球爸都吓了一跳,心想完了完了,肯定头上要起大包了,会不会直接撞成痴呆儿呀。我赶紧把他抱起来,对他说“喔~撞疼了呀~宝贝~”,他哭了两声看看我,看看周围,又不哭了。原来头撞了这么大声,原来头撞到桌角,只要我们不是表情夸张,只要我们告诉孩子我们知道他疼,孩子会自己安顿下来,他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我们家有个木头的小板凳,球球刚刚开始学习扶着东西站起来的时候,有一次扶小板凳一滑,一个狗吃屎下巴磕到板凳摔在地上,大哭起来,我抱起来哄了哄。但这并没有磨灭他对小板凳的兴趣,之后又多次练习扶着小板凳站起来,我也没有阻止。他练习练习就没有再摔,平衡控制得很好。
球球开始吃辅食时,看到食物就迫不及待地要去抓着吃。可有时候刚蒸好的热馒头,太烫了,要吹吹凉才能给他。他可不管,看到热馒头就开始喊,手拍桌子表示“我要~我要~我要~”。球爸看他这么迫切,就拿了给他,结果他很激动的一拿起来,马上手一松就放掉了,也不吵着再要了。球球的触觉本能体验到了什么是烫。之后球球再要抓东西吃的时候,就开始小心的试,先拿给他他也不要了,反复给他几次,让他接触一下,他发现没有那么烫,才又抓起来吃。孩子就是在吃亏上当中,学会保护自己的。
5)
最后想说,孩子是粒种子,他们会自己生根发芽,他们生命力顽强,我们需要带着爱祈祷他们沉浸在阳光雨露中自由成长。我们不要总是在对抗,对抗让我们焦虑,让我们只想给孩子提供一个小小的温室,看到孩子的枝叶长出室外,就急忙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