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路易斯居家的日子转眼过去8个月,FSU的第一学期也顺利打卡,给今年的生活做个复盘,记录一下自己的方寸天地。
#生活#
从5月到12月,经历了圣村的夏秋冬,对这个美国中部小城也产生了感情。记得19年来圣村,处处把圣路易斯和杭州进行比较,感觉这边城市一点都不fancy;而今年从盖恩斯维尔到圣村,竟然有种进城的感觉,对亚超的规格和门口的简易奶茶店都充满了赞叹。感慨自己的观点,真是可塑性太强了。
每周末去周边州立公园和国家公园hiking,成了隔离生活里唯一的甜味剂。castle wood state park, forest park,植物园。各种trail 一周一会,不得不说,公园里最有人间生气,遛狗,跑步,dating, picinic,而街道上却少有路人。5/6/7月每周末去周边的州立公园徒步吸氧,变成了隔离生活中的期待。
#健身
购入跑步机和划船机,硬生生把客厅改装成了健身房。每天下午3点是和猴先生的健身时间,也是告别游泳池后为了维持体重的唯一挣扎。
#学习
FSU的开学从zoom上开始,zoom上结束,缺少了仪式感,同学互动,和校园体验,不遗憾一定是假的,但是庆幸的是还好能感受到自己“日拱一卒”的小进步。
经济系的计量课程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南方教授风格。老师非常随性,把peer review paper里面出现的错误以咆哮体的方式表达出来: it is wrong, ok?! 深深印在脑子里。收获大概就是各种统计知识的复现复现再复现,遗憾大概就是不够native, 永远get 不到笑点在哪里。
城市发展的课程是一个资深慈祥的教授。深深震感的是老师第一堂课就大大方方的告诉我们,她在20年前,transgender, 从他变她。这门课的最深印象是接地气和老师的博学,老师会时常提起自己在康奈尔的学习作为我们的借鉴,课堂内容从研究塔城的土地价格,到记录一个城市公园体验并结合犯罪率等统计数据分析等,可以感受到知识在迁移。
规划理论课是导师的课程,也就赋予了更多的精力权重,自我要求每一堂课都要发言,也慢慢养成了不吐不快的习惯。印象最深的是课程的形式,从合作doc,辩论赛,投票,presentation,合作project,各种互动等等,对规划理论进行梳理。第一次和美国小哥单独合作,一周一会,从语言上磕绊到最后还能joking一下,并得到了不错的成绩,也是有一种从0到1的小喜悦。
此外,还旁听了房地产的一个课程。不得不说每个老师都会打上母校的烙印,老师会分享MIT视频资料和波士顿的案例,让我对房地产金融有了一个基本面的认识。
最后是旁听了猴子先生的machine learning课程,代码的从0到1,全部都来自于此。虽然是粗浅的了解神经网络,使用python,但是对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都有了大大大的帮助。
#研究
跟导师每周“相约星期二”,讨论和分享。这感觉正如多年前看过的米奇. 阿尔博姆《相约星期二》这本书一样,给我了一种又相逢的感觉。接触了一个和CS还有公管系合作的项目,着手了一个和新冠有关的课题,一切都在进行中。第一次尝试在学术会议上presentation,跟几个教授一起发言交流,从会前的“仰视紧张”到现在的“还好”心态,给自己一点小肯定。希望来年的发言,可以更加“自信且松弛”。旁观了三场学术会议,认识了仰望的大咖,也看到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
#感触
新冠彻底打乱了预期,没了旅行,少了同学,好在stay safe,还有猫狗猴相伴,和一张安静的书桌。远离了社交,只剩下真实的自己,居然发现每个晚上都睡的非常踏实,也是一寸欢喜。
#许个愿
希望来年能够健康的走在大街上,校园里自由呼吸,把今年丢掉的体验,找回来。
Hi,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