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这是我之前和朋友聊起的一道产品经理笔试题,虽然这个问题在当今互联网老生都不谈了,因为现在已经有很多工具能满足人们沟通上的需求。不过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体现了这个问题的开放性与思维的发散性。这里就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这是一道产品经理的笔试题,所以我会通过产品设计的流程来回答这个问题:
- 分析问题
- 如何入手解决问题
- 场景分析
- 沟通对象存在语言障碍
- 需求分析
- 市场状况
- 相关产品
- 产品设计
- 总结
分析问题
首先来分析、量化问题。第一步是要提取题目的关键词,这里提取了如何帮助人们
,更好地
,沟通
这三个关键词。下面说明一下这3个关键词:
-
如何帮助人们
:问题的核心点,说明问题是要寻找或设计出某种手段、方法来帮助人们(我们实施的对象)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
更好地
:副词,这里其实缺少一个对比的对象,一般默认为是现在,也就是说比现在要好。而至于好在哪方面并没有说明,这个则要看答题者的选择,比如说沟通更顺畅、更方便等。(这里我选择了顺畅,以下会有说明。) -
沟通
:方向限制词,说明我们需要在沟通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量化之后,把问题转化并设立成目标:
寻找或设计出某种手段、方法,让人们之间的沟通更顺畅。
如何入手解决问题
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当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依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障碍。而这个现象有两个核心要素就是具体对象(人)
和场景
。
那么这里就从场景和人两个点来展开思考,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 谁会有这些问题?
- 在什么情况下存在这些问题?
在这里我会从场景入手,然后在细化到具体的人群,也就是具体的对象。
场景分析
从电话、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场景已经不单单局限在线下,线上的沟通也成为了人们当下的主要沟通方式之一。下图是根据沟通的方式以及细分场景列举人们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从沟通的形式来讲,可以分为多人沟通与一对一沟通。它们又可以分为线上场景与线下场景。线上的沟通方式可以分为文字聊天、语音聊天与视频聊天。线下场景中,根据人们的生理情况,即是否存在沟通生理障碍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正常情况与非正常情况。在正常情况下,场景中印象沟通的因素可以分为谈话人之间的因素以及环境因素。
我们就针对以上沟通场景进行初步分析一下各种情况下的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以及对应解决方案的市场价值。由于多人沟通的场景中可变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这里就针对影响因素较可控的一对一沟通的场景进行分析。
线上场景
在一对一沟通的情况下,由于线上场景现在的即时通讯以及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解决方案相对比较成熟,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所以这里就不针对线上场景进行分析。
线下场景
现在人们现在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线上进行沟通,而忽略了线下沟通的重要性,并且当人们习惯了线上沟通之后,会出现在线上能畅所欲言,在线下却无话可说的情况,所以我认为线下的痛点的严重性会越来越明显,所以这里主要针对线下场景进行分析并寻求痛点的解决方案。
由于线下场景中的非正常情况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而正常情况下的环境因素的可控性低,所以这两种情况就暂且不考虑。那就我们这里就只针对线下场景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谈话对象之间的痛点。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这些痛点有:
- 沟通双方存在语言障碍
- 谈话双方文化习俗差异大
- 初次见面,找不到话题
- 长辈与晚辈沟通有所顾忌
- 领导与员工沟通有所顾忌
- 性别差异构成的沟通阻碍
从上面6个问题当中,2~6这几个问题是人们日常沟通中存在的沟通痛点,但由于其问题造成的源于与人的心理以及社会情况相关,并且需求的急迫性不高,所以这里就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集中的分析与讨论。
沟通双方存在语言障碍
如果沟通的双方存在语言障碍,那么沟通的双方为不同语言地区的人,一个人与其他语言地区的人沟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 移民
- 国外工作
- 留学
- 旅行
- 应急
在以上的场景中,1~3的几种场景中,由于要求比较高,符合这类要求的人的外语水平基本上是符合日常需要的,所以基本上就不考虑这几类情况的人群,那么就只剩下旅行以及应急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遇到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就与其他语言地区的人沟通,那么这类情况可以归类为旅行的情况。
所以,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筛选出了一个核心的、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旅行中的人们更流畅地与他人交流。明确了目的之后,我们就需要分析一下这个需求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及其市场的容量和发展趋势。
需求分析
在做需求分析之前,我们再次明确一下用户存在的痛点是:
身处其他语言地区的人们因为语言不同的原因导致他们与当地人沟通存在障碍。
需求假设:
那我们是否可以设计一款工具,可以把自己说的话翻译成对方能听懂的语言并且语音说出来,然后对方也可以通过改工具说话,然后翻译成自己能听得懂的语言并语音说出来。
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时代,手机是每个人都必备的工具,并且是随身携带的,那么我可以是不是可以把这款翻译的沟通工具集成在手机中,做成一款移动手机应用。
所以我们这里的假设是:一款翻译沟通工具类的移动应用可以满足人们这个需求。
需求挖掘:
在这一步,我们就需要针对一些存在过这种问题的人们进行一下用户的调研以对需求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置于这里用户调研因为时间问题就无法真实展开去完成,但是由于自己本人也是目标用户,可以尝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个人而言,比较喜欢出国旅行,也经常遇到语言沟通存在障碍的情况,比如说上次去泰国,一些泰国人不会说英语,而我又不会说泰语的情况下,大家都无法进行沟通了,并且自己用翻译软件把自己要说的话翻译成泰语的时候,因为自身发音不准对方也很难听懂,就算听懂了也需要耗费些多余的时间,体验不佳。所以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即时翻译沟通应用的话,就能很好的解决我的问题,并且不会给我带来其他成本。
需求验证:
根据易观智库的市场调查指出,在2016年中国出境游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22亿人,到2018年估计会达到1.5亿人,由于国人的英语水平相对相抵,并且去一些非英语母语的国家,也不一定全部会英语,所以存在语言沟通障碍问题的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普遍。
而且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旅游时更加注重了体验,所以会越来越多人注重自由行,在缺乏导游的情况请,语言沟通障碍的问题会更加的突出。该需求存在普遍性和迫切性。
需求转化:
所以,如果能设计出一款翻译沟通工具类的移动应用能满足人们语言沟通障碍的需求的话,便能大大提升人们出境游的体验。
市场状况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在物质上了,更希望满足精神上的追求以及拓展自身的见识,而出国旅行则是一项即这些好处与一身的体验方式。但对于国人来说,出国旅行有个痛点,就是沟通问题。一直以来,因为中国教育方式以及语言环境的问题,中国的学生外语水平普遍较差。而毕业工作之后,因为工作时间忙,除非工作需要,不然基本上就不再接触外语。虽然当下已经有了很多翻译软件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但由于各种体验上的欠缺,依然无法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沟通问题是国人出国旅行的一大痛点,而很多人也因为这个问题让他们对出国旅行望而却步。
据2016年易观智库的统计分析,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处境支出国和客源国,就2016年,中国出境人次就达到了1.22亿人次。而现在这个数字依然在不断的上升中。所以说,如果有产品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将会获得一个很大的市场与发展空间,同时又能推动人们出国旅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相关产品
现在来了解一下市场中主要产品的使用情况。(这里只针对一个场景的功能进行分析,也就是一对一沟通的即时沟通的功能)
- 百度翻译
- Translator
- 腾讯翻译君
虽说有道和google翻译也是主流的翻译软件,但是他们缺乏对话式的场景沟通方式,这里就加入分析范围。
由上图可以看出,三款应用的直接沟通界面都是采用左右结构操作进行对话的,下面就着重说明一下这种对话方式的使用流程。
- 用户打开对话页面
- 用户按住左边(多数用户的操作习惯)的按钮,先发起沟通的第一句对话。说完后会在页面显示对话框,显示的是用户说话的内容以及对应的译文。
- 然后用户的沟通对象需要与用户处于同一侧,然后按钮右边的按钮已回复用户。
我们一般是在旅游时,如果与当地人沟通时存在语言障碍,那么这个功能就能很好的消除这一障碍,但是上述操作的使用流程中,存在几个缺点:
- 需要一直操作着手机,也就是“按住说话”的按钮,并且上面的场景设计暗示这对方双方都需要操作手机,但是在这种场景中,我们谈话的对象一般都是陌生人,如果陌生人接触自己的手机的话,有存在排斥心理;同时需要按住按钮才说话翻译,那么就会导致通话不连贯,效率低下。
- 沟通的双方需要同处一侧,面对着手机进行操作。因为谈话双方是陌生人,如果在同一侧靠的太近,一定程度初犯了人的心理防线,导致双方都会有些抵触心理。
- 在对着手机进行谈话时,因为在同一侧,所以无法看清对方的表情,导致双方交流不够深入,获取的信息量收到严重的影响。
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人们更好的交流沟通,我这里首先会解决上面的三个问题,然后再根据场景优化体验。
产品设计
我们先把我们的产品暂时命名为「同声传意」,然后下面简单地展示了对应的设计流程图。
1、首先来看一下用户在旅行时使用「同声传意」的场景流程图。
2、产品的信息流程图
3、功能列表
- 对话模块
- 语音识别
- 语音播放
- 聊天详情
- 聊天记录列表
- 修改聊天记录
- 删除聊天记录
- 修改母语
- 修改沟通对方语言
- 多语言管理功能
4、页面跳转图
总结
以上的设计主要是从应用场景入手,目的是解决外出旅行的人们与当地人沟通的过程中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问题,大大增加人们在使用中的便利性。以上的因时间问题设计较为粗略,只是简单的对流程做了介绍。到真正可用阶段还需要对细节和流程进行更细更深的思考。
若大家有想法,欢迎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