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感觉又是一部易受争议的影片,昨日与小侄女同行去影院,看了开头,她便来了一句“里头怎么都不讲话”。的确,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样,《敦刻尔克》没有太多台词,诺兰采用了惯用的时空切割与解构图谱,不同的是,讲述的是一个现实题材的历史故事,他试图在纯粹的事实与纯粹的想象中找到平衡点,挖掘出事件背后模糊的人性。比起市面上那些浮华、喧杂、怪诞的枯涩之作,这部影片实为佳作。
诺兰试图用最少的对白与画面来表达时间不断缩减的紧迫感与窒息感,晃动的镜头、灰冷的色调、密集的配乐、交错的片断,让人身临不适且不悦,这种感觉不爽也不燃,平日不被触及,甚至极力躲避。忽感希望,忽陷绝望,忽安全,忽无助,忽欣喜,忽惶恐,尽然集中于短时之内,又尤为真实。时间,这条生命主线,具象而抽象,有限而无限,对生命的渴望及其意义探询都与它脱不了干系。
影片没有主角,又皆为主角,在小人物与群体中让观众自行移情,深入其内心,透过各自的眼睛来觉察世界,这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每个人看到的仅为一隅,拼凑起来才更为完整。是谁、要什么、为何要、以何种方式要、遇到了怎样的阻碍、最终如何,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求索,但无形中又紧密关联,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社会,谁都难以剥离。那种碎片感,及揉合后的整体感,正是影片的迷人之处,而现实中的意义共同体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过程构建起来的。
《敦刻尔克》带给我的感觉很像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用另一种视角来讲述历史中的某段瞬时,“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不同的视角,看到的是不同的景象,引发的是不同的意义,就好比历史本身,近看与远观不尽相同。
黑暗的影院中的一个多小时,跨时空经历着一段特殊的历史故事,相伴而生的强烈感官与认知刺激,不是寻求逃避或娱乐,而是在电影这样一个载体中,努力挖掘出混乱人生背后的真谛,以更好度过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