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断断续续看完,对句子有时会挑剔纠结,沉思,终究是译文。但无可厚非,这南海出版社的最新译文版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书本看到三分之一后最为疯狂,都是挑灯夜读的状态。
读这书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其实自己是很不了解男人的,也不明了女人,我甚至在某个语句上想了很久,然而在许多时候又很庆幸自己一直以来对人生和爱的选择。像马尔克斯的描述,爱就是爱,没有变过,只是在越接近死亡的时候会越浓烈。其实多数人都是无法预计未来,所以才无法坚定的,而只在有生的接近死亡一刻更坚定了,就会感觉自己坚持了一生一世,而在爱之上,它所带来的痛苦都是可以让人满足的。回顾他们一生,我想费尔明娜是满足和不满的,因为她开始没选择爱情,但她在呵护下觉得自己也算过了幸福的半个世纪,而弗洛伦蒂洛半个世纪所坚守着自己的爱情,但他也感受了半个世纪的欲望之爱。所以阅读的时候,基本分不清什么是爱,但总有一种渴望得到解答的情绪在纠结其中。而爱也许就本来就没有固定存在的形式的。
我曾经是多么不理解精神和肉欲的关系,到现在我都怀疑,所以我在阅读时一度质疑弗洛伦蒂洛的所谓坚定不移的爱情,可是事实上,他也有一直在追寻爱的感觉,只是他都会在爱别人的时候去更加坚定自己一生所爱,能够明白自己的爱的感觉,并且能够把这爱一直坚持下去的人,在我看来是幸福的,爱的感觉始终是让人感觉新鲜的。而费尔明娜也按照她的爱的理解,用一生去理解关于她的自己所要的爱,往往是一个女人所理解的,看上去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就像爱情,但它终究不是爱情。而在情窦初开和暮年之恋的时候,她都感受到爱,但是中间如果省去了她家庭生活的半个世纪,我想她的爱终究也是无法让她坚定和理解的。弗洛伦蒂洛更是如此,如果他是一直没去体验和感悟,只是坚贞守候,那也不该是生活的样子。只是女的用了婚姻的方式去考证自己能获得爱,而男的用了情人作实验去坚定了爱。其实大抵都是那句,谁也别企图做生活的导师。生活就是生活,爱就是爱,解释不了,就是费尔明娜說的:让时间流逝吧,我们会看到它究竟带来了什么。
书中经典的犀利精辟句子挺多,这里我抄录几句:
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死亡让我感到的唯一痛苦,便是不能为爱而死。
社交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恐惧,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厌恶。
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原来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没有止境的。
看完书,想表达的感觉用文字描述似乎都变得很拙略,我是被震撼的,感觉自己观摩了一所摆放爱情盛筵的博物馆,其实让觉得震撼的并不只是爱情,是关于爱的能力和生命的本身,让我觉得全身每个细胞都兴奋,兴奋得想要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