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是不是真正的强大与自信,就是要看这个民族对本族文化的认同度。
犹太人就有非常同一、执着的民族文化认同:他们视holy Bible为本族的精神宪法。所以,你会看到犹太人尽管散落在世界各地,从没有自己的国家,曾经也多灾多难,但是无论是在经商、科技还是教育等各个领域总是渗透着他们对世界的强大的影响力。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中国人反思的。
我们的中华民族从不缺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但是,在民族文化的认同度上,其实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
为什么这么说?
2017年,胡润研究院与汇加移民近日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投资移民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近一半高净值人群(资产1000万至2亿人民币)正考虑移民。而美国是首选移民目的地。这样的移民大潮并非现在才开始,而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当大家变得富有时,就越来越普遍了。
其实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在中国这样一个精英阶层的示范之下,其实很多中产以及中产以下的家庭也是想移民的,只是迫于经济实力未能如愿。
在被问及移民的主要原因时,大部分富人将子女教育问题作为首要原因。也就是说我们有信心挣到巨额财富让用老外用他们的文化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却没有信心把这些钱用来发掘本民族中最精髓的东西,然后给自己的孩子办一所理想中的优秀学校。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不是一种深度的认同,相反,很多还是抱着一种嫌弃,鄙夷,甚至蔑视的态度。
提到中国文化,我们最容易想到的词汇多是“”修身养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太极”“阴阳平衡”之类的词汇。这类民族文化,再精通,你也没法搞出个转基因,弄出个抗生素,或者是变出个人工智能来。因此,相比西方的强大的逻辑科学、实验科学、高科技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伪科学”,西方科学技术则成为了“正统”科学。
所以,马斯克搞个火箭出来,我们会觉得这很牛,很炫,会跟着别人一起为之欢呼。而马云搞个民族正能量的《功守道》,却得到很多人一片倒彩。
从物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似乎也可以理解。因为我们的物质经济曾经落后西方几十上百年。于是,中国迅速移植西方价值观,在短短几十年迅速跻身到了世界大国的行列。我们尝到了甜头,这似乎正好证实了中国文化无用论,西方文化的精英论。
所以,近年来很多有经济实力的富人群体选择移民海外,去追求所谓的高品质的精英生活。
但这真能实现梦想中的精英式生活吗?
不能。
作为一个中国人,假如你移民到了美国,即使你再优秀,再有钱,在他们眼中,你始终还是中国人,人家是不会接纳你融入他们的圈子的。
你说我这代不行,下一代,下几代一起努力总可以进入美国高层的精英圈子了吧!
也没门儿。
即使你财大气粗,捐献了巨额财产给顶级学校,让孩子顺利进入了这所顶级学校,他一样还是没有机会混入美国精英圈层。原因很简单,美国上层圈子的组成人员,包括政界、商界、教育界等重要人物,基本都是来自大学时代的精英社团。这些社团筛选的标准极其严苛。比如耶鲁大学的骷髅社,每年只招新15名。其标准是:首先要出身于美国东部的豪门世家,最好是从英国移民、带有贵族血统。其次还要受过良好的教育,中学阶段最好在贵族寄宿学校上过学。第三,要爱好体育,具有竞争精神,最好有军队服役经历。因此骷髅社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华人。即使是其他社团也明文规定就是不招华人。你再优秀,也有潜规则把你挡在圈外。
直白一点说,就是人家有一套系统、完善的家规来巩固着自己的阶层地位和权利,连本族的底层人也没有机会,就更不会让肥水外流了。
所以,你带着一家人移民过去,你的孩子即便混进了美国最顶级的大学,最好的情况,充其量也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是不可能进入到人家的核心精英圈子的。
所以,放弃本民族文化信仰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成为一个精神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从这个角度来讲,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底气和自信不是一种道德层面的“应该”,而是一种防止自己沦为流浪者的生存“需求”。
实际上,我们的民族文化本来也有傲立于世的资本。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根脉未断,延续至今的,唯有中国。一个能延绵五千年而未消亡的民族,必有其伟大之处。光是眼前的“一带一路”(带动一片兄弟国一起共享成长)的国际策略和美国长期以来“唯我独尊”的策略一对比,其胸怀与格局的差别,以及中国文化中所追求的“和谐”“平衡”等伟大思想精髓都尽显其中。
这些中国文化里的思想元素不仅是中国本身需要,也是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当今,世界公民共同的诉求。我们中国文化的代表经典《道德经》,现在销量超过圣经,成为全世界第一畅销书就充分鉴证了东方文化的深邃与魅力。
再如,被很多人看作迷信的书籍《易经》,被众多西方学者,科学家看作是最高的智慧之源。
美国哲学家卡普拉(FGapra)在《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中说:“可以把《易经》看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
欧洲近代著名学者捷恩(CGrane)在英文版《易经》的序言中写道:“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昕取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几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如此价值,而且与最新的量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丹麦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玻尔(N.H.D.Bohr)知道了中国的《易经》,如获至宝,将太极图定为其族徽勋章的标志图案。
德国现代生物遗传学科学家申伯格(M.Schonbergre)在1973年出版的《生命的秘密钥匙:宇宙公式易经和遗传密码》一文中说:“首次发现的六十四个生物遗传密码的词,与六十四卦相对应。”
英国剑桥学者李约瑟(J.Needham)在他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说:“中国类似《易经》等古代科学技术知识曾极大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
既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没有自信心?
但是,在这个人人自媒体时代,引领主流价值观的内容生产大V、大机构组织,所推崇的多还是以高大上的西方概念、西方商业逻辑和管理逻辑为主的知识体系。你很难从他们身上看到多少中国经典智慧的影子,或者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骄傲和自信。相反,读得越多,你好像越觉得自己不如人。
甚至还看到一些知名大V,专家学者谈到中国的经典,以一种不屑、戏谑的态度,用自以为是的逻辑,推理得出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结论,以此来调侃中国的经典如何地无用,哗众取宠。这是典型的不肖子孙,是民族之悲哀。
这里并不是说西方的东西不好,也不是说我们不用去了解国际新动态和新知识。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西学能够会反客为主,成为主流的精神引领,这不能说我们更文明,更强了,相反,只能说明我们骨子更缺乏自信了。这样下去我们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大而不强。
真正的强大是带着自己的灵魂,带着自己的自信和信仰去吸纳,而不是失魂落魄地去攀附。
其实,我们身边深深地热爱中国文化,自带民族文化自信的人并不在少数。只是,大多数是以一种“散户”的状态存在。因此,这些文化自信的力量并没有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登上精神文化引领的主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