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阅读不仅仅是阅读的工具。
以问题为导向,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采用主题阅读或者上来就做分析阅读,那么在每本书或者每个重要章节中都会出现让我们手足无措的新问题和新知识,而人天生就会对不懂的或者新奇的事物不自觉的投入更多的时间或精力,尤其是以我们目前的自控能力和阅读水平仍未达到能够构件一个主题的框架时,往往就会被作者带着四处跑,而忘了原来的“初心”。
就拿上网查资料而言,最常见的一种跑偏形式是,明明想要找关于“理性模型”的相关资料,也的确是google和百度了,但在看到第二个或者第三篇相关内容的时候就被其中的新奇内容吸引走了——这都是好的,我是在第一个网页打开时就被上面的博弈论给拐跑了。兜兜转转一个小时后发现,娘咧,我要找的是理性模型啊!如果幸运的话你还有时间继续回来,而通常情况下是你被领导安排的一个任务砸中或者被自己的思绪牵引去了收拾所谓的家务了,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真正的“悬案”。如此反复、生生不息!
而检视阅读恰恰是帮助我们避免无谓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防止我们在朝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走向那些真实存在的岔口。因此对于检视阅读的方法必须要做到牢牢掌握,最好是变成和我们呼吸、吃饭等一样的生理反应,即拿到一本书或者一个主题时,我们不会漫无目的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所有的行为都是有章法的、都是可以产生看的见、摸得着的价值。因为只有出现清晰可见的成果,才会促进我们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激、发出更紧凑的活动,得到更丰硕的成果。
除了能更好的规定或引导自己的行为,检视阅读在我看来,更是能起到对外界诱惑的一种有效的屏蔽功能。大数据如此精准分析和定位的时代,我们一切的行动都会被冰冷的数字所体现甚至是预示。
比如你打开简书,要写这篇读后感,有多少人会被首页上的置顶推荐所吸引,如下图所示
也许前几个都不是我的菜,可最后一个,就连我刚刚是为了截图而打开简书首页时都不忍去翻这个牌子,专注啊,咱们追求自我管理的人们哪个见到“专注”能迈开腿呢?点击、浏览是不是也就顺理成章了呢?那你还记得你原来的问题吗?你是要做什么了?写读后感吗?该从哪里写呢?估计得回去重听一遍了吧。。。
这里仅仅举了这样一个小到尘埃的例子,我们甚至会在使用搜索引擎、查看同事发的微信消息等等时刻,被外界强加的黑洞给吸引走,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再回首,荆棘密布!
可如果检视阅读已经成为了我认知和自控力的一部分,我就能坚定当下时刻的行动,采取最有力的措施保证来实现清晰的既定目标,即使矛盾问题依然存在,但手里有检视阅读这个指南针,哪怕是暂时的偏离航线,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校正,重新回到既定的战略上来。
瞬间,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检视阅读的功效是否等同于打磨“定见”的那个磨刀石呢?定见在翻阅中形成,被摧毁,又慢慢重构升级; 被打磨,被质疑,又被验证,逐渐结晶了下来。这“定见”会让我在浩瀚的书海中不在畏缩恐惧,让我在今后的人生分岔路中毫不犹豫,让我在面对不确定,无法知道结果时,依然对与自己和世界有最好的想象和对话。
回到检视阅读,它不再是主题阅读的工具,也不再是阅读的一种准备动作,它好比一个空间站。阅读技术、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习惯养成等等——对于我而言一知半解或未知未解的系统或架构——是星系里悬浮着的一个个星球,在我彻底明了它们之前,我只能通过空间站来逐步探测某个或多个星球,保证太空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和深入性,以逐步深化和提高科研质量。而空间站的主题结构就是检视阅读。它还是触角,有目的、有定位的接触某个未知的方向,兼具嗅觉、触觉,甚至是听觉的功效,它帮助我与要了解的对象进行通讯联络、遥相感知、打磨定见。
这个触角已经在起作用了,通过它,我居然将个人管理中的某些个原本孤立存在的小领域连通了起来,好比太平洋上的某个孤岛自寒武纪起就飘零在外,突然某次地震就把它向某版块推进了数百海里,尽管在海平面的物理距离上仍是隔着太平洋,但大陆架已经和岛国的海底峡谷有了初次的世纪握手(此刻收复台湾的念头挡也挡不住)。
地震的震中位于“共读一本书活动”,里式级别第二十章和第四章。尽管我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系统,但随着这道柏林墙的轰然倒下,这种迁移带来的巨大的舒爽让我喜不胜收,我好像有点能明白永澄时常提到的“被打通时的那种快感”,尽管我只是初尝了这个甜头,但这万分之一二着实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