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涌吧,后浪》,这是在五四青年节那天,b站策划播出的演讲,虽然演讲很有感染力,而且播放量超过千万,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这个演讲的不喜。
这个演讲的内容简直就是“跪舔”模式。全程都在打鸡血,喊空口号。跟泛滥网络的毒鸡汤是一个性质——徒有虚表。
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极端贫困人口基本消失了,我们的后浪基本都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可是当我们走出蜜罐子之后,经历着父辈所没有的风暴:房贷,车贷,这两座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曾几何时,面对着生活的重压,那个少年再也回不来了。
也许有很多的后浪们拿着百万甚至千万的年薪,可是作为绝大多数的极其普通的后浪,我们是那么的平庸无能,为着生存奔波着,尚不能为自己的家庭提供好的物质生活。
我们普通后浪们仿佛把脑袋别在腰带上拼命工作,为的不过是能够给家人好的生活,在面对着同伴的“猝死”,我们心有戚戚,但是还是依旧“死命不改”地拼命工作,只为维持生活的平衡。
这时极度脆弱的我们,不能经受住任何的打击,哪怕是老父母多咳嗽一声也会让我们心惊胆战。
我们后浪被逼近了死角,与生活做着殊死搏斗。
曾几何时,我们儿时的梦想早已经被艰难的生活冲散地七零八落。
梦想这个东西想想就好,这种奢侈品对于疲于应对生活的我来说太过沉重。那时的我不会想到总有一天,我会变成自己不想成为的样子。
儿时的梦想最好埋葬在内心深处,想也不要想起来,因为我怕再次碰触到它,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涕泗横流。
好好吃一日三餐,能够在身处的城市拥有一处安身之所,自己的父母亲人安康无虞,这些就是我的梦想,如果能实现,我觉得这辈子也算是个幸福的人。
曾几何时,我与朋友失散在了时间的洪荒之中,自己的喜怒哀乐找不到人来倾诉,翻了翻通讯录,也不好意思去打扰别人。儿时的友谊被自己小心翼翼地珍藏在了回忆里,不忍去回忆,生怕自己又会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身为后浪的我,在通往大海的路上被迫居身一隅,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由当初的踌躇满志变得沉默寡欲,就像是丧失了活力的死水,很无奈,也很无力。
这个城市的繁华跟我无关,我这个后浪继续艰难地匍匐在归向大海的途中。
有个网友曾经说过:长大后最无奈的事情就是发现自己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保持自己是个普通人。
当浪潮涌起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小撮跳跃的得高的浪花,而大部分的浪花则在没能跃起之时就落了下去。
我们普通人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不被这个社会所抛弃,终身被定义为普通人。
恕我直言,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后浪真的奔涌不起来了,我所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脚步,去开始我平凡的生活。
我承认,每个人的生活都要经历重重磨难才能过下去,尤其是普通人。
我承认我们的社会对待普通人并不是那么的友好,尤其是在贫富悬殊的社会我得维护我那可怜的自尊心。
我承认,我们的国家有很多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
可是,我们是后浪啊!我们是拖着那一小撮跃得最高的后浪啊!
我们是大义凛然的后浪,在疫情期间,我们有战必应,有召必回。
我们是温暖正义的后浪,面对李星星事件,发起了“姐姐来了”的暖心活动。
我们的力量虽然很小,可是却能拧出一股强大的力量。
我们是后浪,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我们是后浪,大海并不一定是我们最终归宿,因为我们有各自要去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