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周交稿日(周日),但我今天不写康德写的哲学,只想梳理一下儿童与哲学,作为自己参与“儿童哲学课程”的起点留念。
运城国际有意开设“儿童哲学课程”了,正如所有新新事物即将诞生时的样子,总有人欢喜期待,也总不免有人疑虑:孩子们学哲学,会不会越变越傻了?
看来需要首先澄清一个误解,才能接着往下谈。“什么是哲学”?我们印象中的哲学是什么?——在我的记忆中,尤其是在有限的读书岁月里,哲学不仅没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还让我从一开始就对哲学抱有很固执的偏见——哲学就是一堆不懂的道理,初中不懂、高中不懂,一冲过高考就厌烦得再也不想回头看它第二眼。可能像我这样,对“哲学”持有刻板印象的人还不在少数。作为南方读书成长的我这么想,居然享受北方教育的人也大多这么认为,看来真是很有典型性和广泛性。那罪魁祸首在哪里?或许是当初把哲学简化成背诵内容的课本?难不成是天南海北共同教政治的老师?还是……并非追责,只是反思。是不是今天的政治课堂依旧在做着当年的这些事?让成长中的一代又一代人谈哲学而色变,让从政治课本中“浴火牺牲”的学子从此与哲学渐行渐远,让更多的人把哲学等同于导致脑残的捷径?
这种错误的认识,大多数人基本上一辈子不再有被纠正的机会。
我庆幸,自己被挽救了一点。我已经多次写过,我对于哲学的重新理解开始在去年暑假,从跟着干老师读《存在与时间》开始,虽然只能是一知半解,但对于那段时间心雾迷蒙、人生灰暗的我而言,却突然生出了一点领会和许多的敬畏,从此,我的视野多开了一扇窗户,哪怕只是虛掩终日。
言归正传,那哲学到底是什么?有一句话带给我启示,据说哲学之所以兴起于古希腊,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思维过程的完美最充分地体现在哲学之中,所以哲学就首先是人们为达到思维过程的完美而设计出的最佳工具。”原来哲学不是教条,而是锻炼我们思维的工具!而且平时很多简单的对话,甚至我们无法解决故意避开的孩子的追问,其实都具有哲学意义,比如什么是自由?——大家同谈一个词,是同样的理解吗?选择消极自由还是积极自由,意味着我们不同的行动选择。又比如爱国,为什么都说自己爱国,做出的行为却天差地别呢?看来好多理解都需要像“哲学”一词一样被澄清,我们有太多的误解需要被澄清,而且似乎没有一个学科可以做到。
如果我们接触的是真正的哲学,那有谁会拒绝呢?是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强——无论是理科人才,还是文科人才,无一例外,但大多数人往往都是说说而已。如果真的希望在这条路上变得精进,那有谁会拒绝去领略哲学呢?
尤其是对我们的孩子,我们怎么会拒绝把这一门智慧的课程送给他们呢?
或许有人会问,哲学让孩子变得智慧,何以成为可能?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人生总是在不断寻找意义,孩子也如此。成年人的无意义感,会把成人直接推向虚无和宿命,而儿童没有这么容易堕落,却更加痛苦。一旦他们产生无意义感,就变得束手无策,成长的过程变成了忍耐的过程,要么越来越厌烦成年世界的说教,要么习惯了麻木与逃避,开始走向成人世界的宿命与虚无。
我们很难想象,人的一生绝大多数时刻,都不知道意义是什么——尽管我们确实会常常质疑并重新思考与奋进。而让孩子领会人生的意义,就是教育本该完成的使命。所以,让孩子领会意义的场所,就是教育的场所。但学校,未必就等同于教育发生的地方。因为学校如果也认同这个观点,那就应该全力帮助儿童去发现、去获得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的各种事物的意义。
那我们怎么才能帮助孩子获得意义?——教会他们独立思考。
什么是思考?相比动物而言,人真是太幸运了,我们都会思考。其实“我们在做任何事的全过程中,也一直都在思考。一个有生命的、积极的人,随时都处在思考之中。尤其是当我们在对话时,更是思考高速运转的时候,我们倾听——领会——推断——设想——回应——说话,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都在瞬间发生。所以真正的思考,就是对话。
只有在对话中,才能不断引导孩子的认知走向高处,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思维获得成长。
而哲学,就是在对话之中,走向领悟的深处。
再回到意义感上,如果我们生活在支离破碎之中,我们怎么理解意义?意义需要有框架的支撑,需要建立彼此的关系,而这都离不开整体性。而我们现行教育中的孩子们所受教育还缺乏整体性。各科老师各自为阵,我们只完成自己学科的知识落实,我们不讲学科的意义,我们不谈学科的融合,我们不问生命深处的意义,我们只问当下知识的落实。二者必然对立吗?有没有第三条路?第三条路就是有一个更重要的本质来整合这些零散的东西,靠什么来整合?人还是事?才能让我们在所有现象背后深入并关联到本质。
前两期的《纯粹理性批判》共读的发言环节给我很大的启发。物理老师从物理的角度提问,历史老师站在历史学科的角度进行联想。那么语文呢,我们仿佛又从获得了启发,甚至推导出一些必要的大概念,这就说明,各门学科看起来互不相关、互无联系,而哲学,“对伦理道德、对知识的本质、对存在的本质的研究超越于各门学科之上,同时又有着各门学科所探讨的问题有着基本的联系”,“哲学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所提出的问题涉及人类知识的本质,而同时又与其他学科所研究的非哲学问题在某一点上有直接的联系。”
谁能统整各个学科,让孩子从中获得整体性?就是哲学。
而我们要培养的孩子,就是能全面地、多角度地考虑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更多地依赖于真正的教育。
少年强则国强,不会独立思考、只会人云亦云的少年算不算强?
而少年,最值得也最有潜质去学习哲学。
一个人童年时期的认识,几乎决定了他们一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就像人类的童年,不同的民族之间对世界有着迥然不同的看法,而这,也形成了各个民族的思维风格。
而最早诞生哲学的希腊文明,他们受到了荷马的启发。
荷马不是哲学家,但他从客观公正、冷眼旁观的态度来对待那场战争,他崇尚自己认为值得崇尚的,希腊人也好,特洛伊人也好,他以自己的真实所见来描写人物,不因国籍不同而有所偏向。这样的荷马,注定是不该受人欢迎的,难道他不应该只歌颂他的民族吗?居然还敢指出自己民族的缺点!然而荷马却居然受到欢迎,以致7个城市和国家都争着抢着说荷马是他们的老乡,并以荷马的理性精神为傲。只有对真理本身孜孜以求的民族才会欢迎这样的描写,尽管有时候真理毫不留情。荷马史诗中追求真理的公正无私的精神铸造了希腊人的意识,也激励着他们去追求更具有独立性的思想。——这种精神正是哲学追求的理性精神。
于是,古希腊有了苏格拉底。这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做什么?大家以为的争吵不停吗?大家又误解了,苏格拉底是用对话的方式告诉人们,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生活,而他只是希望无论规劝人们做什么,人们先要说明如何去做。
这就是古希腊文明,这样的民族童年思想影响了这些民族后期文化的走向,至今已有一些国家,将理性定位重要的品质。那我们呢?是不是因为我们民族童年的风格,让我们一直走在一条诗兴感受的路上呢?风格本没有对错,但追求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才是健康的和谐。
我们并不期望通过哲学把孩子培养成哲学家或决策者,只是期望孩子们“能成为更有思想、更有创见、考虑周到、通情达理的人。”
成人已僵化在自己的偏见里了,唯有孩子尚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