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二百五十八篇。
作者有提到了哈耶克,这让我想到。环境变化的积累会反应到事物上面,同样也会反应到人的身上。哈耶克提出了他的理论,也就是他的想法一个系统的表述。通过他看到的,他思考出来的,他认为自洽的逻辑体系。如果没有之前环境变化的积累,他也不会形成相应的想法。这样看,人还就只是个载体。承载着各种变化。
哈耶克的脑子里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各种想法吗?我想不会,还是因为他看到了什么。通过他看到的事物变化,他总结出来了一些规律。并通过他的验证,建立起来了一些自洽的逻辑关系。虽然任何人的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可以解释一切现象。但至少在一定的维度,他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人本身的局限性,就决定我们所能想到的也天生的具有局限性。
突然间我脑中有个画面,豪华的室内,有个美丽的女人。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巨大呢?为何我只能待着一个小城市,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里。世界上有太多的地方我没有去过,太多的美食我连知道都不知道。在没有我之前,我也不会有这些烦恼。有我之后,所有事情是已经既成事实了,无法改变。我要想改变就只能逐步的改变,你不可能一下子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你渴望拥有的财富,也不可能一下子出现。你想要的改变,必须是通过你的努力来实现改变。但改变需要能量,你的能量又不允许你一下子拥有一切你想要的东西。同时很多东西又是来自时间的沉淀与积累。所以在你有了自我意识后,就注定有些东西是你永远也无法拥有的。
现实真的很残酷,让我知道,而我又无法拥有。我们好像就是工具,形成于一个环境,服务于这个环境。你就像玻璃窗上的苍蝇,你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但你很难飞出去。希望是有的,你也存在努力的权力和可能。但你的努力也只限于使劲撞玻璃。因为开窗的权力不在你。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你在一定维度内有自己的权力。你掌握着一只飞入你家的苍蝇的生死,同样也有一个存在在掌握着你生死。只是我们都感受不到对方的存在。
环境的变化积累在我们身上。我们是环境的一部分,在趋势中你被动的承受。不要说谁谁改变了历史,人没有这个能量。我们人相对于环境,只是在被动的承受,根据已经发生的事情做出各种应对。人像是河水中的沙粒,说你改变了什么,只是在水流中你偶尔处在了关键的位置而已。没有股市的出现,没有美国高速的发展,也就不会有巴菲特的传奇故事。同时就算没有巴菲特,也会出现什么其他的菲特。
我思考这个是在寻找,我是否可以改变我所处的位置。我也想住在几千平米的房子里,不用自己洗衣做饭。我对名望没有欲望,甚至是有点希望不要有任何人知道我。如果不是为了生存,我太愿意跟任何人接触。尽量减少和人的接触,最好也只是接触陌生人。谁都不认识我才好。但我对于物质还是有一定欲望的,虽然嘴上总是说要限制欲望。那是因为我得不到,所以为了保证自己心态,才会做出的自我暗示。
问题提出来了,那下一步就是解决问题。怎么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是通过你现有的资源,利用你已有的能力。你可以幻想中个大奖,但那只限于幻想。现实世界基本没有可能。你还是要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不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因为我现在挺享受这种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你对于钱的欲望还是不够强烈,你的态度是可有可无。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态度。如果你极度渴望,那你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赚钱。
这应该不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应该很多人都是这样。嘴上说想要,但是却没有行动。安于现状。对某些东西的强烈欲望是你行动的动力。没有欲望也就没有动力。为啥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呢?因为你感觉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你现在想吃酸辣粉,你有足够的能力实现。但是你想要个布加迪,这就是问题了。对于酸辣粉你可以有很强的执行力,但对于布加迪,你可能就没有什么执行力了。不是你没有执行力,而是你知道再强的执行力可能也是白浪费感情。还不如想想酸辣粉的事情呢。这可能就是人性吧,既可以激励我们做事,也会保护我们不乱来。
有个词叫循序渐进,你要有欲望,也要有实现目标的策略。你所有的改变,都是建立在现有资源基础上的。改变是逐步发生的。还是要制定长期的计划,然后就是按部就班的执行。你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积累,继续的读书,思考,实践,寻求反馈,然后再读书思考。所有你的身外之物都是跟随你自身改变而改变的。你需要的是先改变自身,其他的身外之物都是副产品。就像是股市,行情再不好,也还是会有人挣钱。你不具备挣那种钱的能力。你要不就是改变,要不就是等待属于你的机会。
坦然的面对一切,就是有些东西是你一辈子也突破不了的。这就好像鱼永远不可能像鸟一样飞翔。不过你要知道你能游泳就够了。不用非要羡慕那些你永远也得不到的东西。鸟有鸟的好,鱼有鱼的好,我也有我的好。
先踏实的做好现阶段切实可行的改变,等到一定程度再去思考下一阶段的策略,方案。不要乱动,积累,等待。就像在股市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观察变化,寻找机会,等待机会。磨刀不误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