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不曾取悦于我,所以我创造了自己的生活。
黄菡老师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长大的路上还有一关。就像作为一个孩子和女人,作为一个人也常常会被不严肃甚至轻蔑地对待,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的选择甚至你的身体。”
她说的是何时婚恋、生子,做什么工作、在哪里生活,还有其余那些大大小小的人生抉择。
如果你已经过了十八岁,一定也是深有体会的,总是会有人在你坚持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时打击你,自以为是地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很不幸,作为一个女生,这是一个人无论去哪里都逃离不掉的绑架。
我的年轻时代过得有些颠沛,一个人跑来南半球找自由,谁想到天底下自由都有代价,在我眼中的潇洒,竟沦为旁人眼中的落魄。我穿一身旧衣裤,开比我小不了几岁的车子,游荡在南半球最廉价的街区,在中餐馆后厨,这是连黑户都不愿的工作。
一个人在成人最初的安全感大多源自物质,我偏偏一无所有,可我并不在意这些。我逮到空闲便往图书馆跑,那是最神奇的地方,你就算不消费一分钱在那坐上一整天,也绝不会有人赶你走。在我心里,我正在成为超级牛逼的小说家,在别人眼中,我是梦到深处不愿醒的女青年。
我不怕别人揭穿我的窘迫,但是一个孤独的心还是敏感地生长了。无论我多么自负地向人表达理想,可这正恰恰证实了我的自卑。我的不在意,在别人眼中恰恰是在意的。
我听过很多过来自他人的评判,无论我是否接受,都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那些“你为什么不恋爱”“怎么不去买几件像样衣服”“不要再做梦成为作家了”,这些仿若轻描淡写的话,给了我的灵魂一次次海啸般的重击。
三年里这些判断就是我的梦魇,我因此理解每个女孩为自己奋斗时的崎岖。
时代从未停止进步,人们已经相信女人崛起的力量,但还是没人肯承认,下一个撒切尔夫人会是你。即便有人相信你零星的才华,却也很难相信你有足够的运气。
你对理想的执着,变成他人眼中的蹉跎,连亲近的人都催促你,你大逆不道的选择,让你在婚恋市场中失去了原本的身价。
一个女孩子要怎么样才可以在别人的判断中做自己,继续追逐笃定的梦想?
黄菡老师写道,“每每有人在我用手机发的微博后面评论到:用的竟然是小米?我能买得起苹果,所以我不在意,如果我真的买不起苹果,我真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如此不在意。”
当你拥有了便不再需要去解释。
“我不能”和“我不想”之间,是取决你是否活得宽敞的内容,你的自由从中发酵,带你穿过审判,走向自我的选择。
一个女孩应该有两样东西,她自己和她想成为的。你一定看过那些可可香奈儿般的女人,她们不怕旁人的指指点点,只专注建立自己的帝国。性别在她们的身上,是最后才彰显的痕迹,被横加在生命的束缚,只是破茧成蝶的必经之路,“我的生活不曾取悦于我,所以我创造了自己的生活”。
有过敏感过度的青春,终于看开了许多。如今我可以非常淡定地坚持己见,去过别人眼中“不那么正确”的人生。不必再强调一步步努力超越自己有多么重要,拓宽生命的外延才能得到内心的笃定。直到现在,很少有谁的评价可以打扰到我了,我一门心思地给自己添砖加瓦,乐此不疲地建立自己的帝国。
“你要有智慧和能力为自己创造一些能保值增值的优质资产:好性情、积极乐观的态度、助人利他、精深的专业素养……它们是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在爱情和婚姻里也同样重要。”
以黄菡老师的这句话作为结尾,再以她的文章作为人生新的开始,若自己足够勇敢勤奋,人生就不必去拿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