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各级部门正常运转的“前哨”,值班值守工作是确保紧急突发情况、突发事件及时应对处置的重要制度安排。
据半月谈报道,基层干部大都理解节假日值班制度的必要。如汛期防汛、旱季防火、假期治安等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值班值守,大家都能接受。但值班的背后,是否真的都那么“光鲜亮丽”?如今在基层,单纯为了应付考核,形式大于实际的值班越来越多。
不可否认,部分单位的国庆值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人在岗位,心在远方;看似忙碌,实则低效。这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也挫伤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曾经,通讯不变、道路不畅通,24小时值班制度曾是必然的选择。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交通的畅通,这个制度的存在显得有些守旧。现在,突发事件不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处理只需短短的几个小时,但仍要求值班人员坐在办公室里“等任务”,显然是对基层干部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
在许多基层单位,节假日值班往往被形容为“应付式”值班。例如,某些岗位的人员即便没有接到任何紧急事件的处理任务,依然被要求在办公室“待命”。调查显示,有干部在值班期间不仅没有处理任何实际问题,甚至连相关部门的电话都没有接到。这样的“值班”显然变得毫无意义,只是为了完成上级的考核要求。
在强调值班必要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公务员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和谐。通过灵活排版、合理补偿、心理关怀等措施,让值班成为一种责任与荣誉并存的体验。值班值守可以合理调整,干部与干部之间如有有需求也可允许其调班。对于有特殊情况的个人,比如外地人,可以拉通今年重要节日值班情况综合考量,尽量避免出现连续两年在长假值班的情况。同时,节假日值班的,应该落实值班干部值班补休机制,不应让干部在申请补休时有“不好意思”的心理。此外,一些单位值班环境差,应考虑过夜值班的干部的休息需求,在标准要求下改善过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