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是最近非常热的一部剧。剧中有很多看点,如:演员的演技、剧情细节的处理,同时,还涉及法律、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这部剧是由紫金陈的推理小说《坏小孩》改编而来的。主要讲述朱朝阳、普普和严良三个孩子去景区游玩时,无意间拍摄到了张东升谋杀岳父岳母的画面。一开始朱朝阳想要报警,但严良不想让警察发现他们,将他和普普重新带回福利院。于是他们决定隐藏这个秘密,普普提出用这段录像勒索张东升,由此引发了后续故事情节的展开。
关于这部剧的热议内容很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朱朝阳从一个“学霸”逐渐黑化的过程,有网友说:“当初他就不应该给普普和严良开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的两个朋友的确是促使他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然而,根源又在哪里呢?
我想是由于他的成长环境造成的。朱朝阳的爸妈离异,他跟妈妈生活在一起,他的妈妈对他有极强的控制欲,想让他完全听她的,只管好好学习,其它的都不要管。
他确实没有让他的妈妈失望,基本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但是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很欠缺,在遇到普普和严良之前,朱朝阳没有任何朋友,因此,他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情。
老师找他妈妈谈话时,说到朱朝阳与同学不合群的情况,想让她跟孩子沟通一下。他的妈妈不但没有答应老师,还反驳老师的看法,依然坚持说孩子就是要好好学习,其它的都不重要。
朱朝阳虽然是一个“学霸”,但是他缺少母亲的尊重与父亲的关爱。他的妈妈以为他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比她想象中的要成熟,而他们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多的是强制性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朱朝阳的心中已经埋下了阴影。
这些也体现了,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一致的重要性。即使老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果家长不配合,也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另外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家长的关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剧中的这三个孩子,都处在不完整的家庭中。当然,这不能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借口。
人性观属于哲学思想,对于人性的解读有很多种。其中,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我还是比较认可世硕的主张的“有善有恶”。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先天的属性与后天教育共同造就的。
人的内心深处,既有天使又有魔鬼。很多选择需要我们经历内心的挣扎与斗争。一个对事物有认知判断能力的人来说,在做选择之前,会思考舆论、道德、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当然,他的最终选择不一定符合外界要求,可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或许都只在一念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就像品德结构中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有了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做出对应的行为。也就是说即使你有了判断能力,对事物的性质有明确的理解,也未必能够做出明智的抉择。在认识、情感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坚定的意志,才能促使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意志是薄弱的,甚至对于一些行为问题缺乏基本的认识。当三个小孩收到张东升的三万块钱,他们再次去找张东升要钱的时候,张东升跟他们说他们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敲诈勒索。后来,严良还打电话询问陈叔叔,敲诈勒索罪的情况与严重程度。
由此可见,他根本无法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守法的前提是知法。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帮助普普筹集三十万块钱,救治她的弟弟。在很多时候他们无法判断行为的对错与行为的后果,这个时候也是最需要别人引导的。
他们最终做出选择的判断标准不是依据道德法律,而是出于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如:帮助普普筹钱、拥有好朋友、获得爸爸的关爱、出于嫉妒的伤害等。
我们能够看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不能代表我们有多聪慧。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没有处在他们成长的环境中,自然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如果有相同的处境,我们是否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孩子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与引导。学习成绩只是孩子成长表现的一小部分,家长更要关注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往往只从结果去判断一个人、一件事,而忽视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罗翔老师对《隐秘的角落》犯罪分析中,提到苏格拉底的问题,“如果只有两个选项,一边是承受不义,一边是行不义,你更愿意选择哪个?”当然,这是一种极其糟糕的情况。
“有人向往光明,却被内心的黑暗吞噬。我们一生的成长,都是在不断地约束自己内心的幽暗,每天朝着光明和善良多跑一步。”